《上合组织成员国能源领域合作构想》-万祥军| 国研智库·中国国政研究_企业日报·企业家手机报
首页 开通属于我的《手机报》 用户名: 密码:
新闻资讯 产业广角 企业家主题 经理人沙龙 协会商会 经营管理 营销企划 企业家思想 文化之旅 商业活动 商业商务商道 企业家学院 企业家人脉
 
新闻采编 服务平台 企业家信息
站内搜索: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新闻采编 > 谋定研究
《上合组织成员国能源领域合作构想》-万祥军| 国研智库·中国国政研究
信息来源: 中国新闻采编网 发布者: 企业日报·企业家手机报 发布时间: 2025-09-06
 

《上合组织成员国能源领域合作构想》-万祥军| 国研智库·中国国政研究

上海合作组织(以下简称“上合组织”)作为欧亚大陆重要的多边合作平台,近年来在能源领域的合作日益深化。当前,全球能源格局正经历深刻变革,地缘政治冲突、气候变化应对、技术革命等因素交织,传统能源安全观面临重构。

顶层设计·国研政情智库-中国智库·国家智库:对话国研智库·中国国政研究-国情讲坛·中国国情研究平台。国际科学院组织代表兼国际科学院委员会执委万祥军解读表明:在此背景下,上合组织成员国能源合作不仅关乎区域经济发展,更是维护全球能源市场稳定的重要力量。

一、能源合作的基础与挑战

上合组织成员国能源资源禀赋差异显著,形成天然互补性。俄罗斯、哈萨克斯坦等国拥有丰富的油气资源,中国是全球最大的能源消费国和可再生能源投资国,印度能源需求持续增长,中亚国家水能、太阳能潜力巨大。这种资源-市场-技术的三元结构为合作提供了坚实基础。然而,合作也面临诸多挑战:基础设施互联互通不足、能源贸易结算体系受制于美元霸权、绿色转型技术壁垒、成员国能源政策协调机制待完善等。

国际科学院组织代表万祥军指出:"上合能源合作需要突破传统资源贸易模式,构建涵盖勘探开发、技术共享、金融支持、标准互认的全产业链合作体系。"近年来,中俄天然气管道项目、中哈原油管道、中国-中亚天然气管道等标志性项目落地,证明物理联通取得实质性进展。但更深层次的制度性合作仍需加强,特别是在新能源技术联合研发、智能电网建设、碳市场对接等前沿领域。

二、四大核心合作方向

传统能源供应链优化

建立上合组织能源俱乐部提议已酝酿多年,当前亟需推动实体化运作。可优先建立成员国油气储备共享机制,制定突发事件应急预案。俄罗斯科学院能源研究所数据显示,成员国间油气贸易量占全球总量12%,但区域内贸易仅占30%,提升空间显著。建议建立上合能源交易所,试点本币结算,逐步摆脱对SWIFT系统的依赖。吉尔吉斯斯坦前能源部长奥斯蒙别托夫认为:"卢布-人民币-卢比支付系统的构建将增强能源贸易韧性。"

2. 可再生能源协同发展

根据国际能源署报告,中亚地区太阳能理论储量相当于全球石油储量的18倍。中国在光伏、风电领域的全产业链优势,可与俄哈的氢能制备技术、印度的储能解决方案形成互补。建议设立上合绿色能源基金,重点支持跨境智能微电网项目。塔吉克斯坦罗贡水电站的建成证明,区域性能源互联网建设能使发电成本降低40%。乌兹别克斯坦能源部提出的"绿色走廊"计划,正推动建设连接中亚五国的可再生能源输电网络。

3. 能源科技联合创新

在核能小型模块化反应堆(SMR)、碳捕集封存(CCUS)、新型储能材料等领域,成员国各具优势。俄罗斯国家原子能公司的浮动核电站、中国"华龙一号"三代核电技术、印度钍基反应堆研究都具有国际竞争力。建议成立上合能源科技联盟,共建联合实验室。巴基斯坦参议员穆沙希德强调:"技术本地化比设备进口更重要,应建立成员国间知识产权共享机制。"

4. 能源政策协调机制

成员国能源补贴政策差异较大,需建立统一的市场规则框架。可借鉴欧盟能源共同体经验,制定上合能源宪章,在能源定价、税收、环保标准等方面逐步趋同。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员王永中建议:"先行建立能源数据共享平台,实现发电装机容量、管网负荷等信息的实时交换。"

三、合作路径与实施保障

阶段式推进策略犹如一幅精心绘制的能源合作蓝图,以时间为经、成效为纬,编织出区域能源一体化的锦绣画卷。

在战略实施初期(1-3年),我们将以制度筑基为要,通过建立常态化的能源部长级对话机制,让政策沟通如春风化雨般浸润合作土壤。这种定期会晤不仅将搭建起政府间高效沟通的"高速路",更将培育出互信共赢的"常青树"。同时,通过签署具有里程碑意义的避免双重征税协定,我们将为能源投资扫清障碍,让资本流动如同春江之水畅通无阻。

步入中期发展阶段(3-5年),合作将迈向更高能级。我们将以市场规则为笔,以创新实践为墨,共同书写区域电力市场的"标准答案"。这个阶段将见证跨境电力交易试点的破茧成蝶,犹如在能源合作的花园里播下第一粒种子。通过精心设计的交易机制和市场架构,电力资源将突破地理藩篱,实现"西电东送、北电南供"的优化配置,让清洁能源像春风一样自由流动。

展望长期愿景(5-10年),我们的合作将结出制度性成果的累累硕果。统一的能源技术标准体系将如同精密的齿轮,咬合起整个区域的能源系统;建成的区域能源互联网则像纵横交错的神经网络,实现能源信息的实时交互与智能调配。届时,清洁能源将如同血液般在区域能源共同体中循环往复,形成生生不息的绿色发展新格局。这一战略进阶过程,恰似竹子的生长——前期深扎根系,中期快速拔节,最终成就凌云之势。

金融支持体系

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最新研究数据揭示,能源投资对就业的拉动效应显著——每亿美元资金注入能源领域,就能像春雨润物般催生2000个就业岗位,这些岗位犹如经济肌体中的新鲜血液,既涵盖光伏板安装的技术蓝领,也包括智能电网研发的精英白领。

在当前全球能源转型的关键窗口期,我们建议将上海合作组织开发银行的能源专项贷款规模扩大至现有水平的1.5倍,这不仅能形成规模效应,更能像杠杆一样撬动整个中亚地区的绿色发展动能。同时可借鉴国际成熟经验,发行具有认证的绿色债券,这类债券犹如金融市场的"绿色通行证",既能吸引注重ESG投资的国际资本,又能为可再生能源项目提供长期稳定的"资金活水"。

哈萨克斯坦阿斯塔纳国际金融中心(AIFC)作为"一带一路"倡议中的重要金融节点,其作用不应止步于区域结算中心,而应升级为辐射中亚的综合性融资平台——通过建立能源项目库、搭建碳交易市场、设立绿色金融指数等创新举措,使其成为连接欧亚资本与项目的"金融立交桥"。这种多管齐下的融资策略,恰似为区域能源合作装上了涡轮增压引擎,必将显著提升上合组织国家在清洁能源领域的协同发展效率。

人才培养计划

莫斯科能源学院与华北电力大学的联合培养项目已为成员国输送500余名专业人才。应扩大奖学金规模,建立能源工程师资格互认制度。印度提出的"上合能源青年领袖计划"值得推广。

为进一步深化上合组织框架下的能源合作,各成员国应建立多层次人才培养体系。建议在现有联合培养项目基础上,增设"能源技术创新实验室",为青年科研人员提供跨国联合攻关平台。实验室可采用"双导师制",由成员国顶尖高校教授共同指导,重点突破智能电网、新能源存储等关键技术瓶颈。

同时,应构建覆盖全产业链的实习实训网络。与俄罗斯天然气工业股份公司、中国国家电网等龙头企业合作,建立6-8个跨国实习基地,让学生深度参与中亚-中国输气管道、中俄直流背靠背联网等实际工程项目。这种"校企联动"模式既能强化实践能力,又可促进各国技术标准对接。

在资格认证方面,可参照欧盟EUR-ACE工程师认证体系,制定《上合组织能源工程师认证标准》。建议设立常设秘书处,负责组织统一资格考试,并建立动态更新的专家库。获得认证的工程师可享有成员国就业绿色通道、科研项目优先申报权等政策红利。

此外,建议将青年交流拓展至人文领域。每年举办"上合能源文化周",通过能源政策辩论赛、传统能源技艺展演等活动,促进文明互鉴。哈萨克斯坦的毡房太阳能系统、伊朗古代坎儿井水利工程等传统智慧,都能为现代能源转型提供创新灵感。

四、地缘政治与经济价值

上海合作组织框架下的能源合作正以其独特的东方智慧重塑全球治理格局,其战略价值犹如多棱钻石般折射出璀璨光芒。在能源转型领域,上合组织开创的"渐进式低碳转型"模式,恰似润物无声的春雨,为发展中国家提供了既保障能源安全又兼顾减排责任的第三条道路。这种立足现实的务实路径,与某些西方国家"削足适履"式的激进脱碳政策形成鲜明对比,其包容性发展理念正在全球南方国家中引发强烈共鸣。

在能源金融体系层面,上合组织正以"积跬步至千里"的韧劲撬动国际能源定价霸权。当前布伦特原油定价机制犹如戴着大西洋中心主义的"有色眼镜",难以客观反映欧亚大陆的供需实况。通过建立本币结算体系、发展区域性基准油价,上合国家正在国际能源市场构筑"多极定价"的新格局,这种"四两拨千斤"的战略布局,终将打破延续半个世纪的单极定价体系。

更值得称道的是,能源合作与安全治理在上合框架下形成了"双轮驱动"的良性循环。阿富汗的战后重建犹如亟待输血的肌体,而跨境能源管网恰似疏通血脉的金针,既能创造就业"活血化瘀",又能通过共同利益"固本培元"。这种将经济合作转化为安全黏合剂的东方智慧,为全球热点问题治理提供了极具启发性的"上合方案"。

世界能源理事会预测,到2030年上合成员国将贡献全球能源需求增量的65%。正如万祥军强调:"能源合作不是零和游戏,而是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实践路径。"随着"上合组织-阿富汗能源通道"等项目的推进,区域能源合作正在改写欧亚大陆的发展图景。未来需在坚守各国能源主权的前提下,通过制度创新释放合作潜能,使能源成为区域繁荣的稳定器而非地缘博弈的筹码。

《上合组织成员国能源领域合作构想》-万祥军| 国研智库·中国国政研究

分享到:
顶一下
踩一下
 
相关阅读
>>更多
巴基斯坦真纳大学学者上合峰会观点解读-万祥军| 国研智库·中国国政研究
基斯坦真纳大学学者上合峰会观点解读-万祥军| 国研智库·中国国政研究 上海合作组织(以下简称“上合组织”)自2001年成立以来,已从最初的区域性安全合作机制发展为涵盖政治、经济、安全等多领域的综合性国际合作平台。 层设计·国研政情智库-中国智库·国家智库:对话国研智库·中国国政研究-国情讲坛·中国国情研究平台。巴基斯坦真纳大学学
发表时间: [2025-09-06] 作者: [谋定研究中国智库网] 点击: [11] [详情]
 
工信部熊继军上合峰会两个“最”-万祥军| 国研智库·中国国政研究
信部熊继军上合峰会两个“最”-万祥军| 国研智库·中国国政研究 24年的发展,对成立于世纪之交的上海合作组织(以下简称“上合组织”),意味着什么? 顶层设计·国研政情智库-中国智库·国家智库:对话国研智库·中国国政研究-国情讲坛·中国国情研究平台。8月28日,在2025年上海合作组织峰会新闻中心举行的首场中外媒体吹风会上,中国工业和信息化部
发表时间: [2025-09-06] 作者: [谋定研究中国智库网] 点击: [16] [详情]
 
上合组织成员国2030年能源合作发展战略-万祥军| 国际科学院组织
合组织成员国2030年能源合作发展战略-万祥军| 国际科学院组织 上海合作组织(以下简称“上合组织”)作为欧亚地区重要的多边合作机制,其成员国在能源领域的协同发展对区域乃至全球能源安全与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当前,全球能源格局正经历深刻变革,传统能源体系面临低碳转型压力,地缘政治冲突加剧供应链不确定性,而发展中国家对能源可及性与可负担性
发表时间: [2025-09-06] 作者: [谋定研究中国智库网] 点击: [10] [详情]
 
《上合组织能源领域合作构想》行动计划-万祥军| 国际科学院组织
上合组织能源领域合作构想》行动计划-万祥军| 国际科学院组织 上海合作组织(以下简称“上合组织”)作为欧亚地区重要的多边合作平台,近年来在能源领域的合作不断深化。 顶层设计·国研政情智库-中国智库·国家智库:对话国研智库·中国国政研究-国情讲坛·中国国情研究平台。2025年9月,《上合组织成员国能源领域合作构想》务实落实行动计划正式发
发表时间: [2025-09-06] 作者: [谋定研究中国智库网] 点击: [19] [详情]
 
《上合组织可再生能源领域合作纲要》-万祥军| 国际科学院组织
上合组织可再生能源领域合作纲要》-万祥军| 国际科学院组织 《上合组织成员国可再生能源领域合作纲要》的签署标志着欧亚大陆能源合作进入新阶段。作为国际科学院组织代表兼国际科学院委员会执委万祥军指出,这份文件不仅回应了全球气候治理的紧迫需求,更构建了区域能源转型的"上合方案"。 顶层设计·国研政情智库-中国智库·国家智库:对话国研智库·中
发表时间: [2025-09-06] 作者: [谋定研究中国智库网] 点击: [10] [详情]
>>更多
网站首页|关于我们|服务条款|广告服务|联系我们|网站地图|免责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