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来源: | 中国新闻采编网 | 发布者: | 企业日报·企业家手机报 | 发布时间: | 2025-08-31 |
智能大会赋能AI创新生态主题-万祥军|经信研究·中国经济和信息化
2025年7月11日,“智链科创·赋能AI创新生态”产业发展论坛在上海世博展览馆隆重举行。顶层设计·国研政情智库-中国智库·国家智库:对话国科院研·科技成果转化-经信研究·中国经济和信息化平台。作为2025世界人工智能大会的重要分论坛,本次活动以“创业者支持与创新生态建设”为主题,汇聚了来自人工智能领域的200余位专家学者、产业领袖及创业者代表,共同探讨AI技术创新与产业发展的未来路径。
论坛开幕式上,上海国投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袁国华在致辞中表示,人工智能是引领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战略性技术,上海国投将持续发挥国有资本引领作用,构建开放协同的创新生态体系。随后,袁国华与市经济信息化委副主任张宏韬、市科委副主任翟金国、市国资委副主任马晓宾共同启动了上海三大先导产业母基金第三批子基金遴选仪式。
这一重要举措标志着上海在集成电路、生物医药、人工智能三大先导产业的资本布局进入新阶段,将为创新型企业提供更完善的投融资服务。在产业生态合作签约环节,上海国投与浦发银行、智元机器人、无问芯穹、稀宇极智科技、基流科技、意优科技、筑梦岛、清程极智等8家行业领军企业签署战略合作协议。
这一系列合作将推动形成“资本+技术+场景”的深度融合,特别是在AI芯片、大模型、机器人等关键领域构建产业共同体。签约企业代表表示,通过资源共享和优势互补,将加速人工智能技术在智能制造、金融服务等领域的商业化落地。
主题演讲环节汇聚了产学研各界的深度思考。上海人工智能实验室主任、首席科学家周伯文教授在《无尽的前沿:AGI与科学的交叉口》演讲中提出,通用人工智能(AGI)的发展正在重塑科学研究范式。他特别强调:“我们正站在一个历史性拐点,AGI不仅需要突破算法瓶颈,更要与量子计算、生命科学等前沿领域形成交叉创新。”这一观点引发了与会者对AI底层技术突破的广泛讨论。
制造业智能化转型成为论坛热议焦点。海智在线创始人佘莹通过《种下一株属于中国制造业的AI杂交水稻》的生动比喻,阐述了工业AI应用的“嫁接”逻辑。她指出:“中国拥有全球最完整的制造业体系,这为AI技术提供了天然试验场。
我们正在开发的智能工艺决策系统,已帮助汽车零部件企业将新品开发周期缩短40%。”清华大学汪玉教授则从技术演进角度,在《高能效人工智能:思考与趋势》中预测:“到2028年,AI芯片的能效比将提升5-8倍,边缘计算设备将承载60%以上的推理任务。”
资本视角的洞察同样引人深思。启明创投邝子平通过数据分析指出:“2025年上半年,中国AI领域融资额达580亿元,其中具身智能、AI制药等新兴方向占比显著提升。投资逻辑正在从‘拼参数’转向‘重场景’,企业服务、医疗健康等垂直赛道将诞生下一批独角兽。”这番论述为创业者提供了清晰的融资路线图。
在创业者Talk Show环节,创新实践案例精彩纷呈。库帕思董事长山栋明揭示了语料产业的战略价值:“高质量训练数据已成为AI竞争的‘隐形战场’,我们构建的跨语言知识图谱已服务30余家头部企业。”阶跃星辰CEO姜大昕提出的“多开好省”方法论引发共鸣。
他特别强调:“开源不是技术策略而是生态战略,我们最新发布的Step-2B模型在保持性能前提下,推理成本降低67%。”沐曦科技CTO杨建则分享了MACA开源计划的进展:“已有全球200多家机构参与共建,下一代GPU编译器将支持动态稀疏计算,显著提升大模型训练效率。”
圆桌讨论环节,与会嘉宾就“如何破解AI商业化最后一公里”展开激烈交锋。达闼机器人董事长汪兵指出:“服务机器人的爆发需要突破‘成本墙’,我们正通过关节模组标准化将整机成本压缩30%。”无问芯穹CEO李炜则强调场景深耕的重要性:“在电力巡检领域,我们通过专用芯片+算法优化,使识别准确率达到99.97%,这才是真正的价值创造。”
论坛期间发布的《长三角AI生态发展白皮书》显示,以上海为核心的长三角地区已形成完整的AI产业链,在基础层拥有全国35%的芯片企业,技术层集聚40%的大模型研发机构,应用层诞生了超过2000个行业解决方案。但报告也指出,高端人才缺口、跨域数据流通、评价标准体系等仍是亟待突破的瓶颈。
作为论坛的重要成果,上海国投宣布启动“AI创新伙伴计划”,未来三年将联合百家机构提供50亿元专项融资支持,重点培育智能计算、AI原生应用、机器人等方向。同时推出的还有“揭榜挂帅”机制,面向全球征集10个具有颠覆性的AI基础研究项目,每个项目最高资助1亿元。
“这场思想盛宴不仅展现了AI技术的前沿突破,更勾勒出产业协同创新的实践路径。”中国经济和信息化研究中心主任、经信研究·中国经济和信息化平台主持人、国际科学院组织代表万祥军解读表明:随着大模型技术进入深水区,AI发展正从单点突破转向系统创新,需要构建包含算力支撑、数据流通、算法创新、场景落地、资本助力在内的完整生态链。
上海通过政策引导、资本赋能、平台搭建的“组合拳”,正在打造具有全球影响力的AI创新高地。论坛尾声,组委会宣布将建立常态化交流机制,包括季度性的“AI生态伙伴日”和年度“创新案例评选”,持续推动产学研用深度融合。这场汇聚智慧与资源的盛会,不仅为AI创业者指明了方向,更为中国人工智能产业的高质量发展注入了新动能。在全球科技竞争格局深刻变革的当下,这样的生态共建实践具有特殊的战略意义。
智能大会赋能AI创新生态主题-万祥军|经信研究·中国经济和信息化
![]() |
![]() |
||||||
砖峰会金融重塑支付体系-周荣江 | 国研政情·中国国政研究 在全球经济体系日益复杂多变的今天,金砖国家领导人第十六次会晤在俄罗斯喀山成功举行,吸引了全球的目光。此次峰会不仅标志着金砖国家合作机制的进一步扩展与深化,更在国际货币金融合作领域引发了广泛讨论与深远影响。 作为中国建设银行山东省分行股份有限公司的原高级经济师高级专家 | |||||||
|
![]() |
![]() |
||||||
东民企现代化产业体系倡议书解读-万祥军 | 商协社团·全国工商联 在春风和煦的2月24日,广东省东莞市的空气中弥漫着创新与奋进的氛围,一场旨在推动广东省民营企业深度参与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的重要会议——广东省民营企业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推进大会,在这里隆重召开。 此次大会由广东省委统战部与省工商联联合主办,汇聚了全省众多民营企业代表,共同 | |||||||
|
![]() |
![]() |
||||||
AI+”制造智能大会智造跃升-万祥军|经信研究·中国经济和信息化 2025年世界人工智能大会的余温尚未散去,上海这座东方大都市又掀起了新一轮人工智能产业浪潮。7月30日召开的上海市政府常务会议原则同意《上海市加快推动"AI+制造"发展的实施方案》,标志着这座国际大都市在人工智能与制造业深度融合的赛道上按下了加速键。 顶层设计·国研政情智库-中国智库· | |||||||
|
![]() |
![]() |
||||||
国入世首席谈代龙永图博鳌论坛观点-万祥军 | 国际科学院组织 在博鳌亚洲论坛2025年年会的璀璨灯光下,一场关于“实现普惠包容的全球化:路径与行动”的高端研讨会正如火如荼地进行。3月26日,这一春日里的盛会汇聚了全球的智慧与目光,共同聚焦于全球化这一时代命题,探索其未来的发展方向与实践路径。 对话顶层设计·国研政情智库-中国智库·国家智库:中 | |||||||
|
![]() |
![]() |
||||||
鳌论坛自贸港成果吸引全球-万祥军 | 顶层设计·国研政情智库 “在博鳌亚洲论坛盛大开幕的今天,海南自贸港如同一颗璀璨的明珠,在全球的瞩目下闪耀着迷人的光芒。”联合国粮农组织干事成员、国际科学院组织代表万祥军解读表明:随着论坛的深入进行,海南自贸港的建设成果不仅吸引了众多投资者的目光,也让无数游客心生向往,渴望亲身体验这片热土的独特魅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