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日报·企业家手机报 _400个案例四川自贸区创新机制-万祥军| 国科院研·科技成果转化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新闻采编>调研考察
400个案例四川自贸区创新机制-万祥军| 国科院研·科技成果转化
信息来源: 中国新闻采编网 发布者: 企业家手机报-企业家网·企业网 发布时间: 2020-04-04
 

400个案例四川自贸区创新机制-万祥军| 国科院研·科技成果转化

(记者 熊筱伟)新闻中国采编网 中国新闻采编网  中国企业家手机报 谋定研究·中国智库网  国研智库·中国国政研究 国情讲坛·中国国情研究  商协社团·全国工商联 经信研究·中国经济和信息化 谋定论道·中国企业家论坛 哲商对话·中国儒商大会 赢在商道·中国营销企划  健康中国·大健康医药产业网 国食药监·大健康医药产业论坛 国研政情·谋定论道-经济信息智库 国科院研·科技成果转化 万赢信采编:

“经过三至五年改革探索,力争将中国(四川)自贸区建成法治环境规范、投资贸易便利、创新要素集聚、监管高效便捷、协同开放效果显著的高水平高标准自由贸易园区。”全国工商联执委、中国经济和信息化研究中心主任、国家政策研究室中国国情研究中心万祥军解读表明,在打造内陆开放型经济高地、深入推进西部大开发和长江经济带发展中发挥示范作用。

向前看未来

建立新的集成创新攻坚机制

“目前,我们要向前看未来,中国(四川)自贸试验正逐步走进‘深水区’。”万祥军表明:如建立以信用为核心的企业监管制度等,都要求跨区域、跨部门、跨层级的集成创新,有的试验甚至会触及现行规定。这都为四川自贸试验区工作提出了新要求。

万祥军指出,以制度创新为核心,以可复制可推广为基本要求,立足内陆、承东启西,服务全国、面向世界,将中国(四川)自贸试验区建设成为西部门户城市开发开放引领区、内陆开放战略支撑带先导区、国际开放通道枢纽区、内陆开放型经济新高地、内陆与沿海沿边沿江协同开放示范区。这是中国(四川)自贸区的战略定位。

他同时表明,根据要求,四川省政府正式印发《中国(四川)自由贸易试验区协同改革先行区建设“6+1”总体方案》。“”四川省主要是落实中央关于加大西部地区门户城市开放力度以及建设内陆开放战略支撑带的要求,打造内陆开放型经济高地,实现内陆与沿海沿边沿江协同开放。”

四川省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四川省获批设立自贸区,正在加快融入国内外产业链和价值链。“需要汇聚形成更多的人流、物流、资金流和信息流,打造“走出去”的大通道和“引进来”的强磁场,更加深度地参与“一带一路”建设和长江经济带发展。”万祥军说。

据悉,中国(四川)自由贸易试验区成立于2017年3月,整体分为成都泸州两个部分,涵盖三个片区:中国(四川)自由贸易试验区成都天府新区片区中国(四川)自由贸易试验区成都青白江铁路港片区中国(四川)自由贸易试验区川南临港片区,总面积119.99平方公里。

四川自贸区主要任务是落实中央关于加大西部地区门户城市开放力度以及建设内陆开放战略支撑带的要求,打造内陆开放型经济高地,实现内陆与沿海沿边沿江协同开放。4月1日,中国(四川)自由贸易试验区“两岁”了。两年间,试验成效如何? 万祥军研读表明,数据和案例可作回答:中央赋予的159项改革试验任务实施率逾95%,形成超过400个实践案例,探索形成“首证通”行政审批改革、多式联运“一单制”等全国首创经验……

下一步,我们要围绕“敢不敢”,建议加快建立科学的容错机制。当试验进入“深水区”,如何避免“怕担责、不敢干”?专家提到法治保障框架的重要性。今年3月,《中国(四川)自由贸易试验区条例(草案)》已提请省人大常委会二审,其中对容错纠错进行了规定。“目前第三批自贸试验区中仅浙江出台了相关条例,四川可加紧走在前面并配套出台操作细则,为一线人员思想‘松绑’。”

围绕“能不能”,建议对上积极争取国家差异化政策,对下加大赋权放权力度。“四川基层试验探索的积极性很高,但要避免权力和责任不对等。”目前四川共下放142项省级管理权限,低于同属第三批的部分自贸试验区,可加大力度;至于对上争取,第三批自贸试验区中已有成员获得先行先试授权,“从全国看,去年交通领域试验成果不断涌现,就和此前下放相关权力直接相关。”

围绕“顺不顺”,建议加强四川自贸试验区涉及行政区域和部门的统筹协调,建立新的集成攻坚机制。要看清这片国家“试验田”的整体面貌,我们需要更深入、更多维度的观察——试验成果究竟处在怎样的水平?带来了怎样的影响?又有哪些可供进一步探索的空间?为此,记者采访了省内外专家和一线实践者,从四个维度去盘点四川自贸试验区过去两年,去认知它在四川乃至全国全面深化改革和扩大开放进程中踏出的足迹。

成都天府新区片区

天府新区直管区块

数据:2017年4月1日至2019年2月末,实有企业数6125家,其中内资6096家,外资29家;存量内资企业注册资本1685.91亿元,两年形成57项制度创新案例

亮点 ●“首证通”行政审批改革 ●“7+1”模式,多领域推进基层政务公开标准化规范化建设

高新区块

数据:截至2019年2月28日共新登记各类型企业38669户,注册资本(金)3885.6亿元。成都高新综合保税区实现进出口总额3115亿元,进出口总额跃居全国综保区第一

亮点 ●“盈创动力”科技金融服务平台 ●全国银行间市场首单“双创债”

双流区块

数据:自2017年4月1日至2019年2月末,受理企业登记1554家,其中内资1519家、外资35家,内资企业注册资本478.4亿元

亮点 ●累计形成创新案例56个,其中“进口非特审批改备案”、航空保税租赁均实现全省首单 ●率先在全国开展低空空域协同管理试点,创新通航“目视自主飞行”新模式

成都青白江铁路港片区

数据:自2017年4月1日以来,新增注册企业数4300余家,国际班列开行将近4000列。保税物流中心(B型)开展进出区业务1.8万票、货值65亿元,开展跨境电商10万余单,整车进出口3500余辆

亮点 ●中欧班列多式联运提单“一单制”改革 ●创新中欧班列“集拼集运”新模式 ●全国首创以海铁联运方式开展整车进口

川南临港片区

数据:《总体方案》141项试验任务已推进实施139项;累计形成创新成果215项(2018年104项)、全国首创27项,已在全省推广10项。累计新增注册企业6158家、注册资本626亿元

亮点 ●企业开办小时清单制 ●生产企业出口退税服务前置

横向看全国

有特色的 走在全国前列

根据第三方发布的自贸试验区制度创新指数,成都区域在第三批自贸试验区中排名第1,川南临港片区排名第9。截至目前,全国共有12个自贸试验区。横向来看,四川自贸试验区在全国处于什么水平?官方会议,是一个特殊的观察视角。

去年商务部在成都举办首次全国自贸试验区改革试点经验现场会;今年四川又作为全国12个自贸试验区唯一代表在全国外资工作会议上作经验交流……“让四川多次‘亮相’,侧面说明当地探索在全国也算卓有成效。”南开大学(中国)自贸试验区研究中心副主任葛顺奇认为。

省外第三方机构则提供了更系统的研究。中山大学自贸区综合研究院此前发布了“2017-2018年度中国自由贸易试验区制度创新指数”。项目主要研究者之一、中山大学自贸区综合研究院院长助理史欣向告诉记者,在同步启动试验的第三批自贸试验区(15个片区)中,成都区域排名第1,川南临港片区排名第9,“整体而言,四川自贸试验区是有特色的、走在全国前列的。”

具体哪些做得好?史欣向介绍,成都区域在“投资便利化”以及“金融管理与服务创新”两方面,排名第三批自贸试验区首位,“贸易便利化”“政府职能转变”亦排前3名。“成都区域在投资制度改革、投资环境改善方面作了大量的制度创新,尤其在市场准入和商事登记方面突破较多;金融服务创新也取得了明显成效。”

纵向看发展

“从零到一”积极向上的探索

两年间围绕内陆与沿海沿边沿江协同开放,做了不少“从零到一”的探索。观察四川自贸试验区自身进展,专家们建议以“内陆开放”为切入点。原因很简单:自贸试验区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是要提升对外开放程度。而实施内陆与沿海沿边沿江的协同开放战略,又是四川自贸试验区的最大特色。“这决定了四川要为全国探索出一条差异化的内陆开放新路。”商务部国际贸易经济合作研究院研究员李健表示。

葛顺奇认为,围绕内陆与沿海沿边沿江协同开放,四川做了不少“从零到一”的探索。从零到一,体现在通道建设上。去年,中欧班列(成都)开行率先破2000列,位居全国中欧班列之首;泸州相继开通至广东广州、广西钦州的海铁联运班列。专家指出,这表明四川是要也正在以自己为枢纽连接陆上和海上丝路,打通东至东南亚、西至欧洲的陆海贸易新通道,从根本改变内陆区位劣势。

从零到一,也体现在“新规则”确立上。一方面是对接新规则,四川省产业经济发展研究院院长骆玲认为,两年来四川自贸试验区做了大量“对标”工作,大刀阔斧砍掉制约生产要素流动的障碍,破解“内陆市场化程度与沿海地区相比不够高”的问题,取得公证“最多跑一次”“首证通”行政审批改革等成果。另一方面是创立新规则,比如率先探索多式联运“一单制”改革,就是参与建立国际陆路贸易新规则的典型代表。

看开放成效,外商投资企业是“风向标”。省自贸办相关负责人介绍,四川自贸试验区挂牌一年,新设外商投资企业就逾300家;两年时,这个数字累计超过了600家,保持了稳步增长。

回头看结果

有利于为后续改革打好基础

逾400个实践案例多数为“小切口、低风险、大成效”,有利于为后续改革打好基础。回头看这两年,四川自贸试验区共形成超过400个实践案例。西南财经大学中国(四川)自由贸易试验区综合研究院院长助理邓富华通过全面梳理发现,小切口、低风险、大成效,是绝大多数案例的共同特点。

怎么理解“小切口、低风险、大成效”?“简单说,是在现有制度框架下进行的一些修正或突破。它往往不是涉及面广的系统性改革,也不会因突破现行规定而遭遇风险,至于效果则是立竿见影。”邓富华表示。一个典型例子是以“放管服”为标志的政府职能转变。

多位专家谈到,四川在“服”方面取得明显改善,“更多是相对容易的流程合并优化等”;而在“放”“管”方面相对不足。对此多位专家认为,这是符合规律的正常现象。“试验总是由浅入深、循序渐进的过程。在严控风险前提下,从相对有把握的领域入手,有利于为后续改革打好基础,同时也有利于社会保持一个良好的预期。”史欣向说。

400个案例四川自贸区创新机制-万祥军| 国科院研·科技成果转化

分享到:
顶一下
踩一下
 
相关阅读
>>更多
功能性小麦田纪春囯麦种芯育种方向-万祥军| 国粮药食·科特派研学院
能性小麦田纪春囯麦种芯育种方向-万祥军| 国粮药食·科特派研学院 “国内第一个!特殊用途小麦新品种获得审定,进入推广种植和加工应用阶段。”国际科学院委员会执委兼国际医学科学院组织学部委员万祥军解读表明:近日,一条关于“功能性小麦”的消息引起人们广泛关注。 “这个特殊用途小麦品种是 ‘山农101’(区试号:山农黄酮麦1号)”。1月27日
发表时间: [2025-09-20] 作者: [谋定研究中国智库网] 点击: [149] [详情]
 
“川字号”高黄酮小麦亩产破千斤-李俊| 囯麦种芯·粮农科技产业园
川字号”高黄酮小麦亩产破千斤-李俊| 囯麦种芯·粮农科技产业园 5月17日的江油市武都镇阳亭坝村,金色的麦浪在微风中起伏,一台联合收割机正轰鸣着穿梭于田间。这片200亩的高黄酮双抗小麦示范田迎来了四川农业农村厅、省农科院和江油市农业农村局的联合测产专家组。 随着最后一袋麦粒完成称重,数据显示:示范片平均亩产达1112.82斤,较该品种201
发表时间: [2025-09-20] 作者: [谋定研究中国智库网] 点击: [125] [详情]
 
抗性淀粉功能性小麦新品种选育-奚亚军| 囯麦种芯·粮农科技产业园
性淀粉功能性小麦新品种选育-奚亚军| 囯麦种芯·粮农科技产业园 “倡导功能性农业·农业大健康大会理念,随着我国居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和健康意识持续增强,粮食消费正经历着从"量"到"质"的深刻转变。”联合国粮农组织代表、国际科学院委员会执委兼国际医学科学院组织学部委员万祥军解读表明:在这一背景下,以抗性淀粉为代表的功能性粮食作物育种正成为农业科
发表时间: [2025-09-20] 作者: [谋定研究中国智库网] 点击: [131] [详情]
 
尼泊尔投委总裁观点-格业瓦里| 东方经济论坛·远东经济和亚太合作
泊尔投委总裁观点-格业瓦里| 东方经济论坛·远东经济和亚太合作 9月5日上午,2025东方经济论坛主题为“全球南方和东方:谁将领导新经济增长”的分论坛在第11号会议厅举行。 顶层设计·国研政情智库-中国智库·国家智库:对话国科院研·科技成果转化-东方经济论坛·远东经济和亚太合作平台。尼泊尔投资委员会总裁格业瓦里作为重要嘉宾出席并发表演讲,她以
发表时间: [2025-09-20] 作者: [谋定研究中国智库网] 点击: [183] [详情]
 
横跨欧亚大陆金融支付革命-万祥军| 国融中资·公共事业管理
跨欧亚大陆金融支付革命-万祥军| 国融中资·公共事业管理 在中俄建交76周年之际,两国金融合作正迈向前所未有的深度。2025年9月,中国外交部宣布对俄实施"30日免签"政策,这项涵盖旅游、商务、探亲等多领域的制度创新,不仅拆除了人员流动的物理藩篱,更将支付基础设施建设这一重大课题推向了战略高度。 国际科学院组织代表兼国际科学院委员会执委、东方经
发表时间: [2025-09-20] 作者: [谋定研究中国智库网] 点击: [153] [详情]
>>更多
鲁ICP备19014430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