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家手机报-企业家网·企业网_*“两会”解读乡村振兴-万祥军:农民丰收节贸易会民生福祉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服务平台>服务窗口
*“两会”解读乡村振兴-万祥军:农民丰收节贸易会民生福祉
信息来源: 中国新闻采编网 发布者: 新闻中国采编网 发布时间: 2021-03-07
 

“两会”解读乡村振兴-万祥军:农民丰收节贸易会民生福祉

(原创 梁泽运 赵刚 光明网) 新闻中国采编网 中国新闻采编网 谋定研究中国智库网 经信研究 国研智库 国情讲坛 哲商对话 万权采编:2021年“两会”,李克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促进农业稳定发展和农民增收。接续推进脱贫地区发展,抓好农业生产,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谋定研究中国智库网:对话功能性农业农业大健康大会中国农民丰收节交易会和国际农民丰收节贸易会,全国工商联执委、中国经济和信息化研究中心主任、国家政策研究室中国国情研究中心主任万祥军研读表明:可以说,我国一直将乡村振兴作为关注的重点,并对具体的振兴乡村行动明确了目标任务,因为这涉及到上亿人的民生和福祉。

“两会”解读:

涉及到上亿人的民生和福祉

万祥军在解读中指出,其实在2021年的中央一号文件中,就为乡村振兴指出了道路:保耕地,保产量。重生态,爱环保;缩差距,补基建、住房、环境、卫生等短板;促进生产要素城乡之间流动,形成县城及城镇产业支撑,鼓励县域内务工农民工就地市民化;实现农产品产地精加工,发展乡村旅游业。促进现代消费模式下乡,促进市民下乡消费。万祥军说:“阅读文件会发现,这些都是调动乡村地区发展潜力,健全现代社会治理格局,实现乡村振兴的必由之路。”

“同样,今年政府工作报告再提乡村振兴: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促进农业稳定发展和农民增收。”万祥军表示:要继续深化供销社、集体林权、国有林区林场、农垦等改革。提高土地出让收入用于农业农村比例。强化农村基本公共服务和公共基础设施建设,促进县域内城乡融合发展。

《报告》中指出:“强化农村基本公共服务和公共基础设施建设,促进县域内城乡融合发展。启动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五年行动。保障农民工工资及时足额支付。加快发展乡村产业,壮大县域经济,拓宽农民就业渠道。千方百计使亿万农民多增收、有奔头。”

“处理好农业问题对我国的持续、健康发展,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有着深远意义。”万祥军说:“乡村治理方面力求通过努力能够形成文明的乡风、良好的家风和淳朴的民风,让农村的社会面貌和农民的精神面貌能够上一个台阶。”

万祥军表示,民族复兴,不可能留空白。民族复兴是国家的总战略,乡村振兴又是这个总战略下的一个目。他说,国家发展之路不可能一部分是“公路”,一部分是“土路”,这是任何一个负责任的政府所不能容忍的。因此做好乡村振兴,应该是、且一定是我国未来必须要做的一件大事。

当前,中国乡村地区经济发展进入了新的阶段,面临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中国农村现状中最大的问题在农村收入低,为了生活,只能外出。万祥军指出:乡村振兴首先要把人留下来,要有项目,要有产业,能够让农民在家门口,就能赚到养家糊口的钱,这是目前亟待解决的问题。

万祥军解读说:“乡村振兴、乡村建设要照顾农民的感受、体现他们的需求,不能搞那些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的东西,把好事要办好,把实事要办实。”他表明,这是农业农村部唐仁健部长在今年的两会“部长通道”回答提问时着重强调的。

从数据上来看:目前我国在推动农村各项事业全面发展、(包括改善供水、供电、信息等基础设施,新建改建农村公路20万公里。)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包括新增高标准农田8000万亩以上、高效节水灌溉面积2000万亩。)继续落实第二轮土地承包到期后再延长30年等多个方面都有所建树。

2020年农产品加工转化率接近68%。此外,乡村振兴,不单单是修了多少条路,也不是装了多少路灯,刷了多少面墙。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既包括基础设施等硬件建设,也包括乡村治理、乡风文明等软件建设。

“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乡村振兴道路,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强化以工补农、以城带乡,推动形成工农互促、城乡互补、协调发展、共同繁荣的新型工农城乡关系,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万祥军解读表明,这也是在今年两会上,交由人大审查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草案)》中提到的。

当前,我国乡村形态正在快速演变,村庄格局正在转型重塑。建设什么样的乡村?怎么建设乡村?是我们必须回答的时代课题。2020年底,乡村振兴战略第一仗——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三年行动圆满收官,90%以上行政村建有生活垃圾收运处置体系;近30%农户生活污水得到有效管控。乡村文化建设方面,98%的乡村修订村规民约、全国范围内建成54.9万个村综合文化服务中心。美丽乡村,直接提升着农民的获得感和幸福感。

“强化农村基本公共服务和公共基础设施建设,促进县域内城乡融合发展。启动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五年行动。保障农民工工资及时足额支付。加快发展乡村产业,壮大县域经济,拓宽农民就业渠道。让千方百计使亿万农民多增收、有奔头,就是乡村振兴工作的最大宗旨。”这也是李克强总理在今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所明确的。


图示:2020年底被任命为农业农村部部长的唐仁健回答记者提问,这是他的首次亮相。”万祥军解读表明。


乡村振兴主角是农民

谨记“中国农民丰收节”为农民而设

“中国农民丰收节是亿万中国农民的节日,主角是农民。这一节日设立的初衷必须谨记。只有让农民广泛参与进来,让农民享受到节日快乐,中国农民丰收节才实至名归。”万祥军在“两会”《农业国际“两会”提案 谋定国际农民丰收节贸易会》的提案中表明,而要实现这一点,就要因地制宜,从实际出发,结合各地民俗文化、农时农事,组织开展好农民喜闻乐见、丰富多彩的活动。

万祥军在提案中指出:在举行中国农民丰收节活动时,切忌搞整齐划一、千篇一律的活动,更不能像某地修订教材一样,只能叫“姥姥”、不能称“外婆”。他说:“一定要考虑到农村的乡土风情,不要用城市的视角组织活动、庆祝节日。既要突出节日的仪式感,又要注重务实,避免铺张浪费。总而言之一句话,农民是丰收节的主体,农民广泛参与是关键,农民的节日农民乐。”

在中国农民丰收节崇尚农民,传承我国农耕文化的基础上,我们要通过“一带一路”战略走出去,打造国际特色农副产品和地理标识性农产品贸易平台。为此,万祥军在提交的的提案中表明了农业国际合作中存在哪些问题和困难,并提出了解决建议。特别是倡议在全球推动国际农民丰收节贸易会,发挥华人和各国农业社团组织在全球的优势,积极在各个国家组织和推动,在农业国际合作中具有重要意义。

万祥军在《关于加强“一带一路”农业国际合作的提案》中分析表明,由于“一带一路”沿线不同区域、不同国家的情况复杂,农业国际合作中仍存在一些问题和困难——农业国际合作的不确定性较高;沿线国家农业基础设施条件相对薄弱;跨国农业市场体系不健全;农业国际合作风险防范机制尚未建立。

如何应对和解决上述问题,提案建议:一是搭建农业国际合作平台。依托东盟、上海合作组织、亚太经济合作组织以及南南合作平台,开展与世界粮食计划署、联合国粮农组织等国际组织参与其中的三方合作,给原本的合作添加国际机构背书保障。

同时,加强与土耳其“中间走廊建设”、埃及“百万费丹土地改良计划”等东道国发展战略对接,实施深层次的农业合作。依托现有合作机制和已建立的友好互信的政治关系,在劳动密集型与资源密集型农业互补、精细农业与粗放农业互补等方面构建国际合作事项。再就是倡议在全球推动国际农民丰收节贸易会,在全球倡导功能性农业·农业大健康大会理念,发挥华人和各国农业社团组织在全球的优势,积极在各个国家组织和推动。

万祥军在“两会”的提案中指出:“一带一路”倡议提出以来,农业国际合作取得明显成效。我国是农业大国,拥有较为完整的农业技术和产业体系,农业合作有着广阔的空间,为此,加强农业国际合作必须要付诸于一系列行动纲领和践行方式。这是万祥军在去年的《硒产业谋定功能性农业-万祥军:“两会”提案推农业大健康》提案,并依据功能性农业·农业大健康大会暨中国农民丰收节交易会成功模式的基础上,在全球倡导功能性农业·农业大健康大会理念,倡议在各个国家积极推动国际农民丰收节贸易会正当时!

2020(广东)功能性农业·农业大健康大会暨中国农民丰收节交易会上,宣布了进一步对接世界农业,践行。为此,万祥军在倡导中国农民丰收节交易会后,又积极倡议在全球积极推动功能性农业·农业大健康大会(国际)农民丰收节贸易会。万祥军在功能性农业·农业大健康大会暨中国农民丰收节交易会圆桌论坛主持中表明,在每年的中国农民丰收节期间,召开一年一度的(国际)中国农民丰收节贸易会和中国农民丰收节交易会,对接农商贸易,打通丰收节农副产品和消费者的最后一公里。

“通过(国际)农民丰收节贸易会平台积极开展农业对外合作条件已经成熟,也是我国进一步加大对外开放的重要举措。”万祥军表示:功能性农业·农业大健康是中国在世界上首先提出的农业发展理念,并利用功能性农业·农业大健康大会和世界各国有关农业方面的科教院所进行交流和探讨。希望(国际)农民丰收节贸易会能够达成国家加强和世界的大健康产业与农业的联动,达到信息互畅,整合各方资源,共享功能性农业,农业大健康最新、最前沿的动态,助力业态升级。“大健康+”农业联展活动,参展商通过展会进一步推广品牌,也让大众获知更多具有营养价值的产品。

“国家最高领导人指出,要在扶持贫困地区农产品产销对接上拿出管用措施。”万祥军研读表明:《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意见》提出,要“健全农产品产销稳定衔接机制”。印发《通知》,目的是进一步加强产销衔接,发挥农产品流通对促进农业生产和保障居民消费的重要作用,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推动农业农村现代化,促进农民增收,助力精准扶贫和乡村振兴。

为此,落实功能性农业·农业大健康大会理念,倡导中国农民丰收节交易会和(国际)农民丰收节贸易会是完全符合我国国情的最合适的一种完成农商互联的形式。对于“农商互联”的内涵,万祥军解读表示,农商互联是指农产品流通企业与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进行全面、深入、精准对接,发展订单农业、产销一体、股权合作等模式,实现联产品、联设施、联标准、联数据、联市场,打造上联生产、下联消费,利益紧密联结、产销密切衔接、长期稳定的新型农商关系。

万祥军说:“提出功能性农业·农业大健康大会暨中国农民丰收节交易会,以及国际(中国)农民丰收节交易会不仅仅是强化广大群众的消费理念,更重要的是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意见》中提出的《健全农产品产销稳定衔接机制》,并提高特色地理性标准农产品的附加值,及其功能性内涵,解决农民丰收了但不增值瓶颈。

“同时,还得强化中国农民丰收节的交易会和(国际)农民丰收节贸易会功能,以实现产销对接,农商互联,解决农产品上行难题探索全新机制和搭建全新平台,这一切旨在服务三农事业,强化产销对接,助力精准扶贫乡村振兴。”万祥军表示:接下来就要完善功能性农业技术,产业基金的建立和农产品销售体系的建设,优先支持贫困地区农产品与各类电商平台、连锁商超、批发市场等重点渠道,打通产销环节障碍。

早在2017年全国“两会”期间,有45名人大代表提出设立丰收节的有关建议。所以,这个节日的设立有广泛的民意基础,大家普遍认为设立中国农民丰收节十分必要,而且实施的基础和条件已经成熟。万祥军说:“借助节日这一重要文化符号,在展示农业丰收景象的同时,让全社会更加关注“三农”问题,进一步增进对农民的深厚感情,为农民带来更多福祉。毕竟,中国农民丰收节是为农民而设。”

“农,天下之大本。”万祥军表示,随着改革开放深入和经济结构不断优化,尽管农业占国内生产总值比重持续下降,但农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基础地位并没有改变,党中央也坚持把解决“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农村要发展,根本要依靠亿万农民。他说:“如今,在脱贫攻坚的关键时期、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开局之年,中央决定设立中国农民丰收节,势必极大调动起广大农民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汇聚起实现乡村振兴、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的磅礴力量。”

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中华农耕文化历史悠久、源远流长。但不容忽视的是,在工业化、城镇化加快推进的过程中,人们对传统农耕文化的记忆正在淡化,对农业的了解正在弱化,对农村的认识正在虚化,对农民的感情正在边缘化。“重农固本,是安民之基。”国家中国领导人一再强调:“中国要强,农业必须强;中国要美,农村必须美;中国要富,农民必须富。万祥军指出,设立中国农民丰收节,并赋予新的时代内涵,不仅有助于宣传展示农耕文化的悠久厚重,推动传统文化和现代文明有机融合;还可以让人们以节为媒,释放情感、传承文化、寻找归属,重拾对那座山、那片水、那块田、那些人的情感寄托,享受农耕文化的精神熏陶。

张学法---向中央媒体投书倡设“农民节”。他说:“几千年等一节,农民地位大提高,农村干群,能不欢欣?”上世纪90年代初,在射阳县粮食局工作的他向《农民日报》投书,建议设立“农民节”,在一版显著位置刊发。这也是国家级媒体上首次刊发读者建议设立“农民节”的文章。

他当时想,我国有很多节日,可是占全国人口70%左右的农民却没有自己的节日,所以萌生了建议设立“农民节”的想法。他认为,设立“农民节”,可以让农民获得更多的社会认可和尊重,有助于树立农民的自信心和自豪感。

第九届、第十届全国人大代表,全国劳模,著名“农技铁人”姜德明,他曾领衔与35位全国人大代表联名向十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提交了《关于建议设立“中国农民节”的议案》。为此,姜德明是全国“两会”上领衔提交设节议案、议案指出,我国有许多以职业或社会身份为特征的节日,如“三八”妇女节、“五四”青年节等。农业是我国目前从业人员最多的行业,从行业的人数和重要性来看,农民也应该有个“农民节”。世界上有许多国家都已设立“农民节”。中国广大农民也渴望有一个自己的节日。

姜德明表示,他是农民的代表,对农民怀有很深的感情,在全国“两会”上理应要为农民多讲话。他认为,设立“中国农民节”有助于形成尊农重农的良好社会氛围。如今闻讯中国农民丰收节设立的消息,他激动地说:“这是党中央重视‘三农’、尊重民意的又一次集中体现!”

作为当时这项倡设活动的主要策划人和发起者,他一直坚信,中国农民会像工人、军人、青年、妇女、儿童那样,一定会有属于自己的节日!沈建华,搜寻研究20多个国家和地区农民节。2007年全国“两会”期间,沈建华策划和采写了一组倡议设立“中国农民节”的报道在中央媒体推出,同时牵头联系姜德明等36位全国人大代表联名向十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提交议案,引发了80多家中央和地方主流媒体的转载和续报,受到全社会的广泛关注。

农民日报社编委、南京农业大学特聘教授沈建华来自盐城,当年为策划设立“中国农民节”,他搜寻、研究了20多个国家和地区设立农民节的有关情况、资料,采访了数十位社会贤达。因为从事涉农新闻工作20多年,沈建华对农业、农村,特别是农民的认识和了解,尤为深入而深刻,设立“农民节”的情结,多少年如梦如痴,并不失时机地发挥自己应有作用。

“两会”代表:

乡村建设是为农民而建

全面打赢脱贫攻坚战是一件意义深远的大事,也是人民政协长期以来高度关注、深度参与的一项履职重点工作。中国在脱贫攻坚方面取得了很大成就,但同时也有中国现行扶贫标准低于国际贫困标准的质疑。”万祥军研读表明,十三届全国政协委员、全国政协十三届四次会议副秘书长、新闻发言人郭卫民,在全国政协十三届四次会议3日在北京举行新闻发布会指出,中国的脱贫标准是一个综合性的标准,从收入上看,高于世界银行制定的极端贫困标准。

中国在脱贫攻坚中还强调“两不愁三保障”,目前贫困人口全部实现了不愁吃、不愁穿,全面实现义务教育、基本医疗、住房安全和饮水安全有保障。郭卫民指出,中国的扶贫成果也包括大量的公共服务和社会保障,如建桥、修路、通电、联网,这些举措改变了贫困农民的生产生活方式,打开了他们走向富裕的大门。“摆脱贫困的农民们,现在有实实在在的获得感和幸福感。”郭卫民说。郭卫民表示,我国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仍然突出,巩固脱贫攻坚成果的任务十分艰巨。

“委员们认为,党中央对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作出了重大部署,我们要认真贯彻落实好,要保持帮扶政策总体稳定,做好防止返贫监测帮扶工作,继续支持脱贫地区乡村特色产业的发展壮大,持续促进脱贫人口的稳定就业,扎实做好易地扶贫搬迁后续扶持,确保不发生规模性返贫。”郭卫民介绍,今年,全国政协还将继续围绕巩固脱贫成果议题组织开展专题协商和视察调研,努力解决好防止返贫的问题,助力脱贫人口和脱贫地区持续发展,助力乡村振兴战略得到有效实施。

3月5日,两会“部长通道”迎来新面孔。“2020年底被任命为农业农村部部长的唐仁健回答记者提问,这是他的首次亮相。”万祥军解读表明,在这次的“两会”部长通道对话中,唐仁健指出:我们今后在工作中一定要明白,乡村建设是为农民而建,这是总书记在中央农村工作会议上明确提出的。

下一步乡村建设主要做好三个方面的工作:第一,编好规划。编制多规合一的实用型村庄规划;第二,建好硬件。硬件包括水、电、路、气、房,今后主要倡导和推动这些向村覆盖、向户延伸,尤其既有利于生活方便、又有利于生产条件改善的那些内容。第三,抓好软件。软件主要是社会服务和乡村治理。社会服务方面,力求让农村的上学条件、医疗条件、养老条件更好一点,保障水平更高一点。

全国人大代表、贵州省农业科学院园艺研究所所长孟平红认为,耕地面积少、土地分散、农民缺乏科技知识、农业单产效益低等状况是孟平红及团队长期帮扶乡村时面对的难题。农村虽然实现了脱贫,如何能吸引大批科技人才来到农村,带动村民致富,领着大家干,还得依靠政策、人才、项目、资金等方面给予支持。

在孟平红看来,乡村振兴比的是人才振兴和产业振兴。“十三五”规划报告强调要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着力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生产体系、经营体系,提高农业质量效益和竞争力,推动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走产出高效、产品安全、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农业现代化道路。

全国政协委员、北京国际城市发展研究院院长连玉明表明,中央决定在脱贫攻坚任务完成后,对摆脱贫困的县设立5年过渡期,逐步实现由集中资源支持脱贫攻坚向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平稳过渡。过渡期内,关键是要进一步巩固拓展脱贫攻坚中形成的重大成果。就本次报告中提出的“坚持和完善东西部协作和对口支援机制”,连玉明表示,现阶段要深化东西部地区协作机制,基于市场规律统筹推进区域协调发展。

“东部地区要素资源要‘转得出’,而中西部地区更要‘接得住’”。他强调,“此前,以国家行政力量推动的东西部地区协作机制在脱贫攻坚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但目前东西部地区发展差距依然较大,根本上是市场化的差距。为此,应当着眼于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基于市场规律深化东西部地区协调发展新机制,推动东西部地区、城乡之间要素自由流动和平等交换。”

此外,报告还提出,要提高粮食和重要农产品供给保障能力,并指出保障粮食安全的要害是种子和耕地。在2021年两会首场“委员通道”中,全国政协常委、中国农业科学院副院长万建民指出,虽然中国粮食够吃,但保障粮食安全工作还需要进一步加强,体现在一些生产用种子还存在短板和弱项。对此,全国政协委员李恺说,“作为一位农业民营企业家,她认为,保障种业安全,关键在于健全商业化育种体系,推进科企产学研合作,并加强种质资源保护和利用,深入开展育种联合攻关。”

更多的专家学者则聚焦扎实推进农村改革和乡村建设。中国政策科学研究会经济政策委员会副主任徐洪才表示,如果不实现农民的现代化,整个国家的现代化就会打折扣。而要构建“城市农村的双循环发展”格局,需要改变过去经济要素单向从农村走向城市的情况,通过体制和机制创新的方式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加快农业人口市民化。

复旦大学金融研究院兼职研究员董希淼认为,要充分发挥政策性金融、商业性金融、合作性金融的优势和特点,进一步提升金融对乡村振兴的支持和服务力度。尤其是要深化农村信用社改革,充分发挥其农村金融主力军的作用和优势,服务县域、支农支小,提高金融供给的能力,提高涉农贷款比例,把更多金融资源配置到乡村振兴和“三农”的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

两会声音

关于乡村振兴的建议提案!

2021年,我国正式进入“十四五”时期,在“十三五”和“十四五”交汇的这样一个历史节点,全国两会的召开必然也会涌现出更多的议题。万祥军说,对于关心农村发展的朋友们来说,更想知道的肯定是“乡村振兴” !2月21日,2021年中央一号文件发布。万祥军解读表示,在我国开局“十四五”、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之际,这份文件发起了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总动员,顺理成章,乡村振兴成为本届两会中的焦点。

@、腾讯马化腾、苏宁张近东:

【乡村振兴战略下,谋定下沉市场大有可为】

全国人大代表、腾讯董事会主席兼首席执行官马化腾今年的《关于积极利用数字科技促进乡村振兴、推动共享发展的建议》中提到,没有特色产业、缺乏人才,是农村网民认为目前农村面临的主要问题。农村网民对互联网技术在农村的推广应用诉求迫切,超过九成网民希望尽快在农村推广互联网技术。

而在农村数字化方面,农业生产设施、医疗设施、公共基础生活设施等,是农村网民最希望得到智能化改进的方面。马化腾提出,建议引导互联网科技与智慧农业“同频共振”,加快推动农业生产数字化。

“以数字化技术赋能乡村市场小微零售主体发展,这样授人以渔的方式可以助力乡村振兴战略有效落地。”全国人大代表、苏宁集团董事长张近东提出。同时,张近东建议,将品质升级、体验升级作为乡村商业消费升级的主要方向,通过对农村小微零售企业的数字化赋能,引领带动农村消费品质升级,充分释放农村消费潜力。同时,也要把农村电商人才培训作为系统工程,为再造线上线下融合发展的农村实体零售夯实人才基础。

@、全国政协委员余留芬:

【乡村振兴要“人才兴、产业兴”】

作为全国政协委员,余留芬的提案始终围绕离不开“农村”。余留芬认为,一个村的发展,需要抓住特点,抓住优势,更需要凝心聚力、能够团结奋进的村组织。通过调研,余留芬上会提案围绕乡村振兴如何发展,如何抓住农村的弱点,如何让村干部凝聚力更强,让他们工作更负责任、更拼命,更加地奋斗。

“十四五”开局之年,如何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并在此基础上振兴乡村,在余留芬看来,开展好农村基层党组织工作是重要抓手。通过近一年来的走访调研,余留芬认为,当前在农村基层仍存在村级集体经济薄弱、村级人才匮乏等方面的问题。一方面是基层收入待遇普遍较低,留不住人才;一方面是针对基层人才的培训力度不够,这也在一定程度上滋生基层党组织工作软弱涣散的问题。

“我在岩博村当了21年的党支部书记,村里的发展不是‘暂时’的,而是持续发展下去,所以我认为在村里发现人才、留住人才才是更重要的。”余留芬说。“我们要从思想觉悟,待遇水平等各方面入手,培养优秀的本土人才长久驻留家乡,这对于乡村振兴发展有着重大意义。”

@、全国人大代表沈满洪:

【建议设“碳市场”开发乡村碳汇产品】

全国人大代表、浙江农林大学党委书记沈满洪发现,一大批美丽乡村在浙江涌现,但美中不足的是,美丽乡村转化美丽经济路径过于单一,乡村振兴过于依赖乡村旅游,造成同质化竞争过剩。他建议,乡村振兴并非仅仅是乡村旅游,要创新生态产品价值实现的体制机制,开发乡村碳汇产品,借此创新发展美丽经济,推动乡村振兴。

碳汇指通过植树造林、森林管理、植被恢复等措施,利用植物光合作用吸收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并将其固定在植被和土壤中,从而减少温室气体在大气中浓度的过程。沈满洪说,如果把碳排放权转化为经济价值,就能把乡村固碳的生态植物变成指标,卖给需要减排的企业。一方面实现碳中和,另一方面带动乡村农民增收。

开发碳汇产品,是未来打造美丽经济的方向之一。但在沈满洪看来,产品开发之前,还要做好一项关键工作:建设碳市场。“这可能是与黄金市场、石油市场、期货市场相提并论的市场。”

除了建立碳市场,沈满洪提出,还要建立面向区域和微观经济主体的碳汇增减考核。其中,根据碳汇检测所获取的结果,对区域和微观经济主体(如林场)的碳汇“存量”和“增量”进行考核评价,并得出碳汇“净增量”。据此核定允许出售的碳汇增量,从而实现其“绿水青山”的经济价值。

@、全国人大代表张林顺:

【让农村生态红利落到每家每户口袋里】

今年是“十四五”开局之年,全国人大代表、福建省三明市将乐县常口村党支部书记张林顺期待政府能够在农业、人居环境提升等领域倾斜的步子迈大一点,能够让更多的农村受益发展起来。

张林顺说,农村环境问题始终是推进全面脱贫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中的一个短板,需要在农村人居环境综合治理中再创新,下足“绣花”功夫,从源头上解决问题,抓实农村人居环境治理。他建议,进一步提升农村人居环境,政府部门对农村予以倾斜,来帮助老百姓人居环境结合现在的生活逐步提升。

针对乡村振兴人才紧缺的现状,张林顺也建议,农村要致力于发展产业,产业兴、人气旺,才能吸引更多人才回归。

@、内蒙古自治区乌兰察布市草原站农业技术推广研究员郭艳玲代表:

【土圪蛋变金圪蛋种子论粒卖

“我作为一名基层的农业技术员,也是一名全国人大代表,将和全国的农业科技工作者一道,始终脚踩泥土,继续奋战乡村振兴,力争让农牧民用更好的技术,种出最好的粮食。”郭艳玲说, 2020年,内蒙古的贫困人口全部脱贫,贫困县全部摘帽,这一成绩79%归功于产业扶贫,其中也凝结着全区16000多名常年活跃于田间地头的农技人员的辛勤付出。

“种子是农业的命根子,把种子安全牢牢地握在自己的手里,一直是我们努力的方向。” 郭艳玲介绍,乌兰察布也被称为“中国薯都”,过去马铃薯种子论斤卖,一亩地收入几百元。现在通过芽苗组培,生产出的脱毒马铃薯“原原种”论粒卖,一亩地收入两万多元。全市一年可以生产“原原种”5亿多粒,不仅自给自足,还销往全国各地,年收入可以达到1.5亿元。“当地农民经常说这段话,家家都种山药蛋,山药开花结圪蛋,土圪蛋变成金圪蛋,年年收入两三万。”

“脱贫攻坚的路上离不开一大批的‘泥腿子’。” 郭艳玲回忆,有一年自己做了十余个品种的燕麦试验,从整地、播种直到田间管理,不敢有丝毫马虎。一次次的试验失败,换来了一个个有价值的数据,带来了一项项新技术、新品种。她说,正是有这样一大批沉得下去、耐得住寂寞、经得住日晒,住得惯草棚,喝得惯凉水的“泥腿子”,为农牧民、为农牧业插上腾飞的翅膀,助推农牧民脱贫奔小康。

@、青海省门源县教育局教研室副主任孔庆菊代表:

【教育是脱贫致富根本之策,人生出彩的最大机会】

“教育是脱贫致富的根本之策,是人生出彩的最大机会。我们坚持把教育作为阻断贫困代际传递的重要途径,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培养更多更好的人才。”

孔庆菊认为,如何发展教育,帮助群众脱贫,既是党和政府工作的重要任务,也是人民教师的责任所在。她回忆道:“多年前,我班上的一个学生本来踏实认真,积极上进,突然间成绩下滑。我发现他上课的时候心不在焉,下课了独自发呆,就找他去谈心,可是他什么也不说,只是在抹眼泪。在我的再三劝导下,他终于对我说,老师我不想上学了。

原来孩子的父亲病逝,欠了外债,母亲又没有工作,一家人住的是破旧的平房,还要供养三个孩子上学,实在是撑不下去了。走在回家的路上,我的心情特别的沉重。我想,我一定要用我最大的能量来帮助这个多难的家庭。”在孔庆菊的多方呼吁下,这个家庭兄妹三人在享受国家“两免一补”政策的同时,还受到了社会公益组织的资助,留在了学校里。

孩子们的母亲被安排了公益性岗位,家庭享受了棚户区改造项目政策,一家人搬进了新楼房,挪了穷窝,摆脱了生活的困境。三个孩子先后考上了大学,其中一个还是清华的博士生,成为门源县第一个迈进清华的寒门学子。

孔庆菊介绍,2018年以来,门源县已劝返失辍学生125名,落实了一系列的扶贫政策,没有一个孩子因家庭经济困难而辍学。有700多名贫困家庭的孩子走出了大山,走进了高一级的学府。他们个人的命运和家庭的命运得到了转变,拔了穷根。青海省已经构建起了15年教育资助体系,各项扶贫政策落实落地,贫困学生的教育资助已经实现了全覆盖。学校的硬件设施也得到了加强,新校园成为了乡村最亮丽的风景。

@、江西省宜春市奉新县澡下学校教师支月英代表:

【让留守孩子们的笑容更灿烂】

手捧荣誉证书,身佩奖章,前几天记者见到全国人大代表、江西省宜春市奉新县澡下学校白洋教学点乡村教师支月英时,她刚获评全国脱贫攻坚先进个人。“这是荣誉,更是鞭策。”支月英说,今年全国两会上,她要继续为农村留守儿童鼓与呼。

支月英在大山里教了40年的书,见证了乡村教育的发展,比如“一块屏幕”让越来越多农村孩子享受优质教育资源;受益于营养改善计划,农村孩子长高了。但是,孩子的健康成长需要学校教育,更离不开家庭教育。对此,支月英一直在调研。

这些年来,支月英做得最多的调研是家访。“学校学生并不是特别多,而且家都在附近,我平时不在学校食堂里坐着吃饭,都是端着饭菜去学生家,和孩子家里的大人边吃边聊。”支月英说。

通过这种朴素的调研方式,支月英了解到不少情况:很多父母外出务工,导致孩子缺少关爱,容易形成孤僻、自卑等心理和性格。祖辈照看孩子,年龄普遍偏大,文化程度不高,还要承担大量家务和农活,教育辅导孩子的时间、精力很有限。

乡村振兴绕不开关爱留守儿童。通过走访调研,支月英了解到一些有效举措,比如建立“留守儿童之家”,开发兴趣图书阅览、文体活动、心理辅导等功能,丰富孩子们课后和假期生活。支月英建议,在扎实推进乡村振兴战略的过程中,应进一步加强对留守儿童的关心关爱,鼓励支持“留守儿童之家”等机构的建设发展。

支月英说:“我喜欢看孩子们的笑脸,孩子们笑了,他们的父母就幸福了,乡村就美好了。我的坚守都是为了留守孩子脸上有更多灿烂的笑容。”

@、宁夏回族自治区吴忠市红寺堡区农民作家马慧娟代表:

【为了村民们“口袋”“脑袋”都富起来】

马慧娟是宁夏的一名农民作家,近年来她出版了多部记录西海固地区脱贫致富的书籍。自从成为全国人大代表,她一直关注乡村文化建设。她说:“读书写作改变了我的生活,我也想用读书改变村民的生活。”

马慧娟所在的宁夏回族自治区吴忠市红寺堡区,是一个异地单体生态移民扶贫集中安置区,经过多年开发建设,森林覆盖率从最初的不足5%增长到现在的39%,农民年人均可支配收入由开发之初的不足500元增长到现在的近万元。

“农民群众不仅要物质上脱贫,精神文化上也要‘脱贫’。日子好了,推动精神文化建设正当其时。”马慧娟决心在村里办一个“泥土书香读书社”,号召村民都来读书。

“记得读书社迎来第一批社员时,只有20个人,其中还有两个人不识字。”马慧娟更加意识到肩上的责任。这几年,她把“泥土书香读书社”作为履职阵地,经常给村民们讲课,帮助村民学习文化知识。有时还以她个人的事例,阐述“知识改变命运”的道理,鼓励村里人多学习、追求梦想。她也会和村民们深入交流,了解村民的精神文化需求。

在马慧娟的引导下,越来越多的村民重视文化教育。马慧娟举例说,村民苏发大姐虽然不识字,但她的三个孩子一个当老师,一个是护士,还有一个在北京读大学。为了和孩子们有更好的交流,苏发大姐也在下决心学文化。

如今,马慧娟有个想法,就是把“泥土书香读书社”推广到整个红寺堡区,为更多群众创造学习、交流的机会。今年全国两会上,她将继续关注乡村文化建设,希望在扎实推进乡村振兴战略的过程中,村民们“口袋”和“脑袋”都富起来。

@、西藏自治区山南市隆子县扎日乡乡长贡觉曲珍委员:

【把乡村建设得更加美丽】

2021年春节,全国政协委员、西藏自治区山南市隆子县扎日乡乡长贡觉曲珍忙得团团转。这是全乡3个村140户农牧民搬入新居后的第一个春节,她走村入户,了解村民生活状况,听听大家的新年心愿。

贡觉曲珍是土生土长的扎日乡人,见证了扎日乡脱贫摘帽的全过程。“过去,扎日乡因保存完好的原始生态环境,入选西藏首批自治区级风景名胜区。然而,守着天然旅游资源的扎日乡因为基础设施落后,一度成为深度贫困乡。”贡觉曲珍说。

扎日乡决定走一条因地制宜的致富路——在海拔2700多米的高原上种茶。村民纷纷响应,特别是村里的青年人,不仅积极参与,还成为致富带头人。“如今村民们住上了安居房,家家户户通了电。从扎日乡到隆子县城新建了柏油路,让过去七八个小时的车程缩短到3个小时。”贡觉曲珍说。

2018年,扎日乡脱贫了。贡觉曲珍和党员干部一起又带领村民实施“高山茶园种植”和“藏白酒加工厂”项目。扎日乡还依托生态资源,发展旅游业。2020年,全乡人均收入超过2.7万元。

“脱贫摘帽不是终点,而是新生活、新奋斗的起点。”贡觉曲珍一直在思索:如何乘势而上,让扎日乡更有活力、更加美丽?

一段时间以来,贡觉曲珍注意到,旅游业搞起来了,但垃圾处理问题紧随而至。如何既让旅游业持续发展,又能打造良好的村居环境?这也是春节期间贡觉曲珍听到村民讨论最多的话题。今年全国两会上,她准备的提案主题就是“加大乡村环境治理,助推实现乡村振兴”,希望国家加大支持力度,帮助在乡镇一级设立垃圾处理设施。

“我们要继续做好产业富民,也要改善村居环境,把扎日乡建设得越来越好。”贡觉曲珍说。

@、云南省农业科学院院长李学林委员:

【用科技支持乡村振兴】

跑遍云南16个市州、60多个县——这是全国政协委员、云南省农业科学院院长李学林去年的履职足迹,为的是与农户近距离交流,摸清云南省农业发展情况,有针对性地探索乡村产业发展的路径。

“走访中,我深刻感受到,做大做强乡村产业,农业技术支撑至关重要。”李学林每到一地调研,都会结合当地农业优势特色产业发展的需求,有针对性地为农民群众提供技术指导。他还组织云南省农业科学院专家团队,为全省“直过民族”和人口较少民族编制“乡村产业发展科普丛书”。

云南是我国鲜切花、蔬菜、水果、野生菌等生鲜农产品的重要产地。李学林注意到,近年来,这些特色农产品外销量增长快,然而冷链物流环节发展滞后,成为影响农产品品质和新鲜度的短板。

不同农产品对冷链运输有什么不同的要求?不同主体的冷链物流载体体量如何?带着这些问题,去年8月,李学林组织团队前往昆明、大理、保山、德宏等地,先后调研了物流公司、水果批发市场、蔬菜种植产销龙头企业。此后,他又到普洱、文山、保山等地的口岸走访,了解周边国家农产品在进口转运中的冷链物流情况。基于大量调研,李学林牵头撰写了《云南省农产品冷链物流建设情况专题调研报告》,为相关部门决策提供参考。

今年全国两会,李学林带来了一份关于加快支持发展农产品冷链物流的提案。他建议有关部门加大力度,支持农业大省解决农产品产销运输中的基础设施短板问题,重视产地采后保鲜设施的建设,鼓励经营主体建设专业化的产地保鲜处理体系,支持线上农产品流通产地仓建设。同时,还要进一步打造特色农产品优质优价的品牌形象,助推农业增效、农民增收。

“两会”解读乡村振兴-万祥军:农民丰收节贸易会民生福祉

分享到:
顶一下
踩一下
 
相关阅读
>>更多
科大量子模拟新突破登上《Nature》国研政情·经济信息智库
大量子模拟新突破登上《Nature》国研政情·经济信息智库 新闻中国采编网 中国新闻采编网 中国企业家手机报 谋定研究·中国智库网国研政情·谋定论道-经济信息研究智库 国研智库·中国国政研究 国情讲坛·中国国情研究 商协社团·全国工商联经信研究·中国经济和信息化谋定论道·中国企业家论坛 哲商对话·中国儒商大会 健康中国·大健康医药产业论坛 万赢信采编:
发表时间: [2024-03-09] 作者: [谋定研究中国智库网] 点击: [29] [详情]
 
自主研发激光陀螺仪专用芯片问世 经信研究·经济和信息化
主研发激光陀螺仪专用芯片问世 经信研究·经济和信息化 新闻中国采编网 中国新闻采编网 中国企业家手机报 谋定研究·中国智库网国研政情·谋定论道-经济信息研究智库 国研智库·中国国政研究 国情讲坛·中国国情研究 商协社团·全国工商联经信研究·中国经济和信息化谋定论道·中国企业家论坛 哲商对话·中国儒商大会 健康中国·大健康医药产业论坛 万赢信采编:
发表时间: [2024-03-09] 作者: [谋定研究中国智库网] 点击: [31] [详情]
 
纷纷“造人”背后-经信研究·中国经济和信息化:虚拟数字人挑战
纷“造人”背后-经信研究·中国经济和信息化:虚拟数字人挑战 新闻中国采编网 中国新闻采编网 中国企业家手机报 谋定研究·中国智库网国研政情·谋定论道-经济信息研究智库 国研智库·中国国政研究 国情讲坛·中国国情研究 商协社团·全国工商联经信研究·中国经济和信息化谋定论道·中国企业家论坛 哲商对话·中国儒商大会 健康中国·大健康医药产业论坛 万赢信采编
发表时间: [2024-03-09] 作者: [谋定研究中国智库网] 点击: [23] [详情]
 
中国发动机打破垄断创下世界纪录 国研政情·经济信息智库
国发动机打破垄断创下世界纪录 国研政情·经济信息智库 新闻中国采编网 中国新闻采编网 中国企业家手机报 谋定研究·中国智库网国研政情·谋定论道-经济信息研究智库 国研智库·中国国政研究 国情讲坛·中国国情研究 商协社团·全国工商联经信研究·中国经济和信息化谋定论道·中国企业家论坛 哲商对话·中国儒商大会 健康中国·大健康医药产业论坛 万赢信采编:
发表时间: [2024-03-09] 作者: [谋定研究中国智库网] 点击: [20] [详情]
 
“超级光盘”在光存储领域获突破性进展 国研政情·经济信息智库
超级光盘”在光存储领域获突破性进展 国研政情·经济信息智库 央视新闻客户端新闻中国采编网 中国新闻采编网 中国企业家手机报 谋定研究·中国智库网国研政情·谋定论道-经济信息研究智库 国研智库·中国国政研究 国情讲坛·中国国情研究 商协社团·全国工商联经信研究·中国经济和信息化谋定论道·中国企业家论坛 哲商对话·中国儒商大会 健康中国·大健康医药产
发表时间: [2024-03-09] 作者: [谋定研究中国智库网] 点击: [26] [详情]
>>更多
鲁ICP备19014430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