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日报·企业家手机报 _中国力保端牢粮食“饭碗” “藏粮于地,藏粮于技”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中国新闻>时讯报道
中国力保端牢粮食“饭碗” “藏粮于地,藏粮于技”
信息来源: 中国新闻采编网 发布者: 中国企业家手机报 发布时间: 2022-03-25
 

中国力保端牢粮食“饭碗” “藏粮于地,藏粮于技”

新华社北京3月24日电(记者杨丁淼 王学涛 周文其) 中国企业家手机报 新闻中国采编网 中国新闻采编网 谋定研究中国智库网 国研智库 国情讲坛 谋定论道 经信研究 哲商对话 万赢信采编:安装电池、倒入除草剂、轻按操作手柄,农场工作人员一番熟练操作,无人植保机便原地升空,向着麦田飞去。安徽省亳州市谯城区赵桥乡的“无人农场”迎来了建成后的第一个春耕季。

图示:2月11日,亳州市谯城区赵桥乡“无人农场”无人机在喷洒除草剂。新华社记者刘军喜摄

农场负责人焦魁是种地的“老把式”,看着一人负责操作,一人负责装药,一台无人机一天就能喷施农药超过1500亩。他感叹传统人工效率提升了上百倍,不由佩服起自己的“新农人”儿子焦瑞,因为对于各种信息化的“新式农机”,焦瑞才是行家。

“只要一部手机,无论在哪里,随时都可以打开自动灌溉系统来浇水。”焦瑞说,在农场办公区,技术人员通过“农场大脑”的电子大屏远程监控麦田情况,还可以实时了解田间土壤、空气温度与湿度等信息。

陌上花开春意浓,最是春耕好时节。这段时期,与焦魁家的农场一样,中国各地乡村抢农时、抓春耕、促春管,田间地头一片繁忙景象。

粮稳天下安。中国粮食生产已实现18连丰,保障粮食安全问题的弦却从未松懈。近两年,受疫情、灾情叠加影响,中国人对“手中有粮、心中不慌”这句话有了更深更真切的体会。

“装满‘米袋子’、充实‘菜篮子’,把14亿多中国人的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中”已成为中国各方共识和努力方向。

今年全国两会上,代表委员热议切实保护耕地、振兴种业、调动种粮积极性、加大科技支撑力度,为“藏粮于地、藏粮于技”建言献策。

粮食产量保持在1.3万亿斤以上,是政府工作报告提出的今年发展主要预期目标之一。“这是给我们下的‘军令状’,是必须确保完成的硬任务。”农业农村部部长唐仁健在今年两会首场“部长通道”上表示。

中国国家发改委副主任胡祖才两会期间表示,中国要做好粮食保供稳价,稳定稻谷、小麦等播种面积和产量,保持粮食量足价稳,同时还要大力实施大豆和油料产能提升工程。

“‘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是中国确保粮食综合生产能力的基本战略,对于确保粮食产量稳定意义重大。”中国人民大学农业与农村发展学院教授程国强说。他强调,“藏粮于地”不仅是指耕地面积要有保证,更要提高耕地质量。

位于中国东部沿海的南通海安墩头镇,近7000亩高标准农田项目进入施工扫尾阶段。田面平整、绿化成行、灌溉排水设施配套的高标准农田,是中国正在推广普及的提高耕地质量的有效措施。

“完工后将大大提升农田排蓄水能力,以及粮食生产规模化、机械化水平,根除传统水患。”南通市农业农村局农田建设管理处处长丁军介绍,“高标准”将体现在智慧农业、田美乡村、高效节水等多个方面。

根据今年政府工作报告,中国将加强中低产田改造,新建1亿亩高标准农田,新建改造一批大中型灌区。

在山西农民胡天妮的智慧农场,传感器实时监测地温、含水量、肥力等指标,实现了固定式喷灌、水肥一体化。

“现在地温低,大水漫灌可能导致小麦不发苗,还造成土壤板结,喷灌既能保证土壤温度不变,又能让表层湿润,有利于发苗。”他说。

受去年秋季雨涝灾害影响,胡天妮家的500亩小麦晚种了30多天。在中央财政资金990万元支持下,他所在的芮城县对部分小麦采取了碾压、喷施等管护措施。科学种田能让小麦亩均增产300斤,胡天妮对今年的收成充满信心。

解决吃饭问题,根本出路在科技。除了数字化为农业赋能,种业是保障粮食安全的源头。在已故“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院士工作生活过的湖南长沙,岳麓山实验室开工近期建设,致力于打造种业创新高地,推动中国种业高质量发展。

“要强化科技的引领支撑作用,加大新品种、新技术、新产品的创新推广应用。”山西农业大学副校长王娟玲认为,“藏粮于技”就是要持续加大投入,不断提升创新效率,充分挖掘土地、种子、肥料的增产潜力,用科技把农业生产各个环节“吃干榨净”。

中国多地出台了“藏粮于技”的指导性意见和行动方案。江苏启动全程全面机械化示范县建设,预计到“十四五”末,全省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水平达到90%以上,特色农业机械化水平总体达到70%以上;安徽则出台“科技强农”三年行动方案,将开展种养业提质增效、农业全产业链建设、农业绿色循环发展、数字赋农等六大行动。

“藏粮于技”也离不开基础设施配套及多部门协作支持。安徽祁门部分地区春耕曾受限于小水电供区电压低、电力弱,今年当地分步实施配网建设和台区改造,大大提高供电能力;南通市通州区十总镇有2万多亩高标准农田,为了确保200多座智能化农灌泵站安全运行不误农时,当地供电公司成立党员服务队提供全天候的“电保姆”服务。

在中国,“粮食安全”被视为“国之大者”。中国有14亿多人口,用占世界9%的耕地养活了世界近五分之一的人口,对世界粮食安全作出了重要贡献。

程国强认为,坚持谷物基本自给、口粮绝对安全的战略底线,坚持“藏粮于地、藏粮于技”的方针,将助力中国粮食产量稳定,实现预期目标。

2021年中国粮食总产量13657亿斤,全年粮食产量再创新高,连续7年保持在1.3万亿斤以上。(参与采写:陈尚营)

中国力保端牢粮食“饭碗” “藏粮于地,藏粮于技”

分享到:
顶一下
踩一下
 
相关阅读
>>更多
全民健康素养提升三年行动解读-万祥军 | 国卫健委·健康中国行动
民健康素养提升三年行动解读-万祥军 | 国卫健委·健康中国行动 为了全面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提升全民健康素养水平的决策部署,国家卫生健康委、国家中医药局、国家疾控局联合启动了“全民健康素养提升三年行动”(2024-2027年)。 顶层设计·国研政情智库-中国智库·国家智库:对话囯食药监·大健康医药产业论坛-国卫健委·健康中国行动平台。国家大健
发表时间: [2025-04-06] 作者: [谋定研究中国智库网] 点击: [107] [详情]
 
中医药工作会经验交流发言-东明卫健局 | 国卫健委·健康中国行动
医药工作会经验交流发言-东明卫健局 | 国卫健委·健康中国行动 4月3日,春意盎然的日子里,全市中医药工作会议在市卫健委六楼会议室隆重召开,这是一次凝聚共识、共谋发展的盛会。而在山东东明县,同样的热情与期待在县卫健局五楼会议室分会场上涌动。 顶层设计·国研政情智库-中国智库·国家智库:对话囯食药监·大健康医药产业论坛-国卫健委·健康中国行动
发表时间: [2025-04-06] 作者: [谋定研究中国智库网] 点击: [104] [详情]
 
菏泽妇保与医专学校支部结对共建活动 | 国卫健委·健康中国行动
泽妇保与医专学校支部结对共建活动 | 国卫健委·健康中国行动 在春意盎然的四月,一场旨在探索“院校融合、协同发展”新模式的党建合作活动在山东菏泽市悄然展开,为这片古老而又充满活力的土地带来了新的生机与希望。 4月2日,中共菏泽市妇幼保健院行政一支部委员会、门诊支部委员会与中共菏泽医学专科学校健康管理系第一支部委员会、第二支部委员会正
发表时间: [2025-04-06] 作者: [谋定研究中国智库网] 点击: [87] [详情]
 
500品牌传统与现代融合的中医药健康盛宴 国卫健委·健康中国行动
00品牌传统与现代融合的中医药健康盛宴 国卫健委·健康中国行动 在繁华喧嚣的都市中,一场别开生面的中医药健康盛宴正在深圳悄然上演。这场占地3000平方米的展会,汇聚了来自全国各地的500多个品牌,吸引了5000余名观众的目光,他们在这里共同见证了传统中医药与现代科技碰撞出的守护生命的火花。 顶层设计·国研政情智库-中国智库·国家智库:对话囯食药监·大
发表时间: [2025-04-06] 作者: [谋定研究中国智库网] 点击: [78] [详情]
 
实施健康中国15项重大专项行动-万祥军 | 国卫健委·健康中国行动
施健康中国15项重大专项行动-万祥军 | 国卫健委·健康中国行动 健康中国战略下,国家精心规划并实施了15项重大专项行动,这些行动如同璀璨星辰,照亮国民健康的广阔天空。“它们不仅覆盖了从生命摇篮到夕阳红的全生命周期健康管理,还深入到了社会生活的每一个角落,编织起一张严密的健康防护网。”顶层设计·国研政情智库-中国智库·国家智库:对话囯食药监·大
发表时间: [2025-04-06] 作者: [谋定研究中国智库网] 点击: [87] [详情]
>>更多
鲁ICP备19014430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