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阳而行,一“素”微光映初心 追记东台报道原组长夏素红
中国江苏网讯 中国企业家手机报 新闻中国采编网 中国新闻采编网 谋定研究中国智库网 国研智库 国情讲坛 商协社团 谋定论道 经信研究 哲商对话 万赢信采编: 两副旧眼镜、百雀灵护手霜、摞起来半人高的报道底稿……3月27日,东台市头灶镇一栋小楼静默的书房里,徐忠平眼前的一切还是寻常模样,仿佛妻子夏素红未曾离开。
1月27日,农历腊月二十五,下午2时许,夏素红领着“好人缘”助残协会一行人,到头灶镇六灶村三组残疾人花月霞家慰问。大家向大门走去,夏素红倚着汽车,举起手机准备拍下工作场景。“头好晕”,说完这句,52岁的夏素红慢慢瘫倒……
“无法相信,好大姐就这样离开了!” 熟悉夏素红的人无不为她的离去痛惜伤怀,在他们眼中,夏素红是温暖的“发光体”:27年扎根基层,采写新闻稿件6000余篇;热心公益,是32个留守孩子的爱心妈妈;身有残疾,却心向阳光……
身有残疾,却把温暖给予更需要的人
“头好晕!”这是夏素红倒下前说的话。
头晕,已有一段时间了,徐忠平劝妻子到医院好好查查,夏素红总是“等忙过这阵再说”。年前,作为东台市“好人缘”助残协会头灶小分队队长,夏素红心里牵挂的,是把千百十助残工程“一对一”帮扶物资赶快送下去。
对困难群体,夏素红有着特殊的情结。14岁那年,因髋关节结核导致左腿残疾的夏素红,不仅没有对人生悲观失望,反而暗下决心要活出精彩。身体的残疾,丝毫没有影响她把心中的爱和温暖传递给更需要的人。
“18年前,徐州丰县窦庄村残疾人窦世贤坐着兄弟的三轮板车,风尘仆仆走了20天,从徐州赶到头灶,特地来感谢夏素红。”头灶中学退休教师周锦龙记得,进到头灶镇政府大院,斜倚在车上的窦世贤便急切地喊道,“哪位是夏素红?”
当年,因意外导致半身瘫痪的窦世贤,从报纸上看到夏素红自强不息的事迹,给夏素红写了封求助信。夏素红当即汇去200元,第二天又寄出两封信:一封鼓励窦世贤坚强生活,另一封寄给丰县民政局。几天后,丰县民政局的同志到窦世贤家慰问,后来帮助他翻新改造危房、办理低保、免除儿子的上学费用。
夏素红在奉献之路上越走越宽。东台市义工联、心连心志愿者协会、好人缘助残协会……许多扶贫助残活动中,都留下她的身影。“夏老师做好事已成习惯。”东台市残联办公室副主任任丽说。
听到夏素红去世的消息,正在读研的陈章村女孩小梅第一时间赶回,送别她敬爱的素红妈妈。当年,从电视上看到失去母爱的12岁小梅时,夏素红就决定照顾这个素不相识的孩子。她腾出房间,给小梅一个温暖的家、一份母爱。“她为我辅导功课、买衣服、理发。从初中到高中到大学,每个寒暑假,我都是在夏妈妈家度过的。”直到去年,小梅才将钥匙还给夏素红。
陆续有人慕名求助,将孩子寄在夏素红家代为照看,她先后成了32个留守孩子的爱心妈妈。
27年,她写了6000多篇报道
收集整齐的杂志、装订成册的剪报、打成捆的底稿……“这都是素红的宝贝。”徐忠平坦言,妻子一生勤奋,执著于学习。
夏素红用文字记录和编织生活,打开了人生的另一扇窗。1995年,头灶镇党委破格提拔夏素红为报道组组长,她从此成了一名“土记者”。
“素红走路有些不方便,但每次收到新闻线索,她都第一个赶到现场。为了记录更多发生在农村基层一线的人和事,夏素红一拐一拐地走村访户,后来能骑车采访了,她五六年骑坏了3辆电动车。”头灶镇党政办主任徐春官回忆。
从事新闻宣传工作27年,夏素红在市级以上媒体发稿6000多篇,平均1.6天就发表一篇。她还写作杂文、评论,杂文作品登上了《人民日报》。
由于身体原因,近几年夏素红不能长时间伏案工作。她在手机上下载语音程序,以说代写,继续着她热爱的新闻事业。“晚上,她拿着手机靠在床头写稿,常常写着写着就睡着了,直到手机扣在脸上。” 徐忠平说。
为了写好新闻,夏素红将优秀的新闻报道收集起来,做成上百本剪报,时常翻阅。她还在网上报了写作班,学习新媒体知识。行走不便的夏素红,始终紧跟时代步伐,不让自己落后。
无人知道,她每天穿着尿不湿上班
“她对别人比对自己好。” 在别人眼中,夏素红是个温暖的人。为了让外地同事多回家,她主动将周末更新公众号的任务揽过来。在新闻报道中,她总把名字放在别人的后面。
头灶镇宣传委员孙颖介绍,有记者来了,夏素红总是坚持陪着到一线采访。上车时,她会笑着打招呼:“能让我坐左边吗?我有点不便当。”时常有困难群众找她,她耐心劝慰,纾解求助者心里的疙瘩。邻居卢忠辉说,哪家老人有病痛,素红不只是嘘寒问暖,还帮助找医生,跑前跑后。
而夏素红对自己的困难却从来不说。夏素红去世后,大家才知道,由于左腿残疾导致脊柱侧弯压迫膀胱,夏素红每天都穿着尿不湿上班。同事杨丰圣感慨:“以往在办公室给她倒茶,她总笑着说不喜欢喝茶。现在才明白,她哪是不爱喝茶,是怕上厕所影响工作。” 每天早上,丈夫拉一把,夏素红才能从床上坐起身来,系鞋带也要帮忙。
头灶镇社会事业局工作人员吕艳早年因车祸致颅脑损伤,留下后遗症,有一次在工作中突然晕倒,是夏素红及时伸出援手,并通知医生。此后,每次一起下村采访,夏素红总会挡在吕艳的左侧,防止她摔倒再次受伤,“像姐姐一样护我周全,全然不顾她才是最需要照顾的对象。”
善良质朴的夏素红影响带动着身边人。金康村村民许成兰儿子残疾,生活艰难。夏素红经常关心鼓励,帮其创业改变命运。2020年,武汉暴发新冠肺炎疫情,许成兰捐出自家种的10吨大白菜。去年河南水灾,她又捐出5000元。
爱心源于初心。在头灶工作的33年间,夏素红先后被评为“东台市优秀共产党员”“东台市十佳自强模范”“盐城好人”“盐城市巾帼十佳”。夏素红生前所写的《天使在人间》一书即将付梓。这本凝聚着夏素红善良和坚韧初心的15万字作品,将走进课堂,成为头灶镇中小学生的爱心读本
向阳而行,一“素”微光映初心 追记东台报道原组长夏素红
![]() |
![]() |
||||||
民健康素养提升三年行动解读-万祥军 | 国卫健委·健康中国行动 为了全面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提升全民健康素养水平的决策部署,国家卫生健康委、国家中医药局、国家疾控局联合启动了“全民健康素养提升三年行动”(2024-2027年)。 顶层设计·国研政情智库-中国智库·国家智库:对话囯食药监·大健康医药产业论坛-国卫健委·健康中国行动平台。国家大健 | |||||||
|
![]() |
![]() |
||||||
医药工作会经验交流发言-东明卫健局 | 国卫健委·健康中国行动 4月3日,春意盎然的日子里,全市中医药工作会议在市卫健委六楼会议室隆重召开,这是一次凝聚共识、共谋发展的盛会。而在山东东明县,同样的热情与期待在县卫健局五楼会议室分会场上涌动。 顶层设计·国研政情智库-中国智库·国家智库:对话囯食药监·大健康医药产业论坛-国卫健委·健康中国行动 | |||||||
|
![]() |
![]() |
||||||
泽妇保与医专学校支部结对共建活动 | 国卫健委·健康中国行动 在春意盎然的四月,一场旨在探索“院校融合、协同发展”新模式的党建合作活动在山东菏泽市悄然展开,为这片古老而又充满活力的土地带来了新的生机与希望。 4月2日,中共菏泽市妇幼保健院行政一支部委员会、门诊支部委员会与中共菏泽医学专科学校健康管理系第一支部委员会、第二支部委员会正 | |||||||
|
![]() |
![]() |
||||||
00品牌传统与现代融合的中医药健康盛宴 国卫健委·健康中国行动 在繁华喧嚣的都市中,一场别开生面的中医药健康盛宴正在深圳悄然上演。这场占地3000平方米的展会,汇聚了来自全国各地的500多个品牌,吸引了5000余名观众的目光,他们在这里共同见证了传统中医药与现代科技碰撞出的守护生命的火花。 顶层设计·国研政情智库-中国智库·国家智库:对话囯食药监·大 | |||||||
|
![]() |
![]() |
||||||
施健康中国15项重大专项行动-万祥军 | 国卫健委·健康中国行动 健康中国战略下,国家精心规划并实施了15项重大专项行动,这些行动如同璀璨星辰,照亮国民健康的广阔天空。“它们不仅覆盖了从生命摇篮到夕阳红的全生命周期健康管理,还深入到了社会生活的每一个角落,编织起一张严密的健康防护网。”顶层设计·国研政情智库-中国智库·国家智库:对话囯食药监·大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