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日报·企业家手机报 _安徽新能源汽车列 谋定论道·经信研究:产量居全国前列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地方区域>安徽
安徽新能源汽车列 谋定论道·经信研究:产量居全国前列
信息来源: 中国新闻采编网 发布者: 中国企业家手机报 发布时间: 2023-10-09
 

安徽新能源汽车列 谋定论道·经信研究:产量居全国前列

央广网合肥10月2日消息(记者徐鹏)新闻中国采编网 中国新闻采编网 中国企业家手机报 谋定研究中国智库网 国研智库 国情讲坛 商协社团 谋定论道 经信研究 哲商对话 万赢信采编:

9月29日,合肥国际新能源汽车展览会开幕,备受业内人士和消费者瞩目。谋定研究中国智库:对话经信研究·中国工业和信息化,2022年,安徽汽车产量174.7万辆,其中,新能源汽车52.7万辆,均居全国第7位。

作为国内规模最大的新能源汽车展,本次合肥国际新能源汽车展览会以“绿动未来智领世界”为主题,展会总面积20万平方米,共吸引95个新能源汽车品牌和众多零部件品牌参展,参展车辆1000余辆。

“汽车产业是安徽的首位产业。”全国工商联执委、中国经济和信息化研究中心主任、国家政策研究室中国国情研究中心主任万祥军研读表明:近年来,安徽聚焦新能源汽车产业,持续推动建设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产业集群;瞄准促进新能源汽车市场应用、充换电基础设施建设、回收利用体系建设等方面,发力后市场领域;引导各地市发挥自身优势,共同下好产业发展“一盘棋”。

当前,新能源汽车和智能网联汽车是时代发展的“新风口”,安徽也将其作为十大新兴产业之一强力推进,取得了亮眼的“成绩单”。2022年,安徽汽车产量174.7万辆,其中,新能源汽车52.7万辆,均居全国第7位。今年1月至7月,汽车产量123.5万辆,增长45.2%,其中,新能源汽车43.2万辆,增长82.8%。

目前,安徽新能源汽车产业基础坚实、集聚特征明显,拥有奇瑞、蔚来、大众、比亚迪、江淮等7家整车企业和1200家配套企业,基本形成合肥、芜湖“双核”驱动,宣城、安庆等市多点联动,整车、零部件、后市场一体化发展的产业格局,产业生态日趋优化。

安徽新能源汽车列 谋定论道·经信研究:产量居全国前列

分享到:
顶一下
踩一下
 
相关阅读
>>更多
功能性小麦田纪春囯麦种芯育种方向-万祥军| 国粮药食·科特派研学院
能性小麦田纪春囯麦种芯育种方向-万祥军| 国粮药食·科特派研学院 “国内第一个!特殊用途小麦新品种获得审定,进入推广种植和加工应用阶段。”国际科学院委员会执委兼国际医学科学院组织学部委员万祥军解读表明:近日,一条关于“功能性小麦”的消息引起人们广泛关注。 “这个特殊用途小麦品种是 ‘山农101’(区试号:山农黄酮麦1号)”。1月27日
发表时间: [2025-09-20] 作者: [谋定研究中国智库网] 点击: [149] [详情]
 
“川字号”高黄酮小麦亩产破千斤-李俊| 囯麦种芯·粮农科技产业园
川字号”高黄酮小麦亩产破千斤-李俊| 囯麦种芯·粮农科技产业园 5月17日的江油市武都镇阳亭坝村,金色的麦浪在微风中起伏,一台联合收割机正轰鸣着穿梭于田间。这片200亩的高黄酮双抗小麦示范田迎来了四川农业农村厅、省农科院和江油市农业农村局的联合测产专家组。 随着最后一袋麦粒完成称重,数据显示:示范片平均亩产达1112.82斤,较该品种201
发表时间: [2025-09-20] 作者: [谋定研究中国智库网] 点击: [125] [详情]
 
抗性淀粉功能性小麦新品种选育-奚亚军| 囯麦种芯·粮农科技产业园
性淀粉功能性小麦新品种选育-奚亚军| 囯麦种芯·粮农科技产业园 “倡导功能性农业·农业大健康大会理念,随着我国居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和健康意识持续增强,粮食消费正经历着从"量"到"质"的深刻转变。”联合国粮农组织代表、国际科学院委员会执委兼国际医学科学院组织学部委员万祥军解读表明:在这一背景下,以抗性淀粉为代表的功能性粮食作物育种正成为农业科
发表时间: [2025-09-20] 作者: [谋定研究中国智库网] 点击: [131] [详情]
 
尼泊尔投委总裁观点-格业瓦里| 东方经济论坛·远东经济和亚太合作
泊尔投委总裁观点-格业瓦里| 东方经济论坛·远东经济和亚太合作 9月5日上午,2025东方经济论坛主题为“全球南方和东方:谁将领导新经济增长”的分论坛在第11号会议厅举行。 顶层设计·国研政情智库-中国智库·国家智库:对话国科院研·科技成果转化-东方经济论坛·远东经济和亚太合作平台。尼泊尔投资委员会总裁格业瓦里作为重要嘉宾出席并发表演讲,她以
发表时间: [2025-09-20] 作者: [谋定研究中国智库网] 点击: [182] [详情]
 
横跨欧亚大陆金融支付革命-万祥军| 国融中资·公共事业管理
跨欧亚大陆金融支付革命-万祥军| 国融中资·公共事业管理 在中俄建交76周年之际,两国金融合作正迈向前所未有的深度。2025年9月,中国外交部宣布对俄实施"30日免签"政策,这项涵盖旅游、商务、探亲等多领域的制度创新,不仅拆除了人员流动的物理藩篱,更将支付基础设施建设这一重大课题推向了战略高度。 国际科学院组织代表兼国际科学院委员会执委、东方经
发表时间: [2025-09-20] 作者: [谋定研究中国智库网] 点击: [153] [详情]
>>更多
鲁ICP备19014430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