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日报·企业家手机报 _五年科创之路看新质生产力-国科温研院| 国科院研·科技成果转化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企业商道>国科院研
五年科创之路看新质生产力-国科温研院| 国科院研·科技成果转化
信息来源: 中国新闻采编网 发布者: 企业家手机报-企业家网·企业网 发布时间: 2024-06-04
 

五年科创之路看新质生产力-国科温研院| 国科院研·科技成果转化

(周筱隆 诸欢乐 卢雅楠/文 国科温州研究院/供图)新闻中国采编网 中国新闻采编网  谋定研究·中国智库网  国研智库·中国国政研究 国情讲坛·中国国情研究  商协社团·全国工商联 经信研究·中国经济和信息化 谋定论道·中国企业家论坛 哲商对话·中国儒商大会 赢在商道·中国营销企划  健康中国·大健康医药产业网 国食药监·大健康医药产业论坛 国研政情·谋定论道-经济信息智库 国科院研·科技成果转化 国稻种芯·药食同源-健康产业论坛  万赢信采编:

近日,国科温州研究院集中签约4个产业化及校地合作项目,项目总估值达2.8亿元。作为新型研发机构,国科温州研究院成立五年以来,在科技创新、人才队伍建设、产业转化、体制机制方面创新探索,推动基础研究、应用研究和产业化融通发展,成为观察浙江温州加快培育和发展新质生产力的一扇窗口。

打造院企联合研发中心

实现创新链与产业链的双向循环

如何突破技术开发中遇到的难点堵点,培育转化高质量产业项目,是企业转型升级中面临的共性问题。国科温州研究院的“解法”是院企联合研发。

“我们与一批上市企业、本地龙头企业签约合作,通过联合研发中心,打通‘研究-成果-产品-市场-产业’全链条转化通道,加速结出‘产业硕果’。”国科温州研究院院长杨国强说,院企联合研发是国科温州研究院加快科技成果转化的模式之一,也是深化科技赋能的重要举措。

“企业为主体,产学研同向发力。”国科温州研究院副院长叶方富表示,从研发到成果,再从成果到生产、到市场,最后再反哺新的研发,联合研发中心实现了创新链与产业链的双向循环,实现“1+1>2”的效果。截至目前,国科温州研究院已与相关企业共建联合研发中心11个,联动企业开展项目合作200多项,落地成果50多项,多个项目获得社会融资,累计融资额约4亿元。

5月27日,国科温州研究院的企业伙伴“朋友圈”再度扩容,与国科天骥新材料有限公司、中国融通医疗健康集团有限公司等6家企业签约,涉及半导体光刻材料、医疗服务、丝绸科技、金融等领域。“我们在精准对接企业的同时,还会将头部企业资源导入温州,通过共建联合研发中心、开展项目合作等方式,联合攻关、协同发展。”杨国强说。

CDMO平台推动从研到用

加快“硬科技”项目向现实生产力转化

院企联合研发模式是国科温州研究院科技成果转化路径上的一个支点。为让研发成果迅速走出实验室奔向生产线,2023年开始,国科温州研究院布局打造医疗器械CDMO平台。5月27日,国科温州研究院医疗器械CDMO平台正式启用。“这开启了国科温州研究院科技成果转化的新篇章。”杨国强认为,该平台将帮助科研人员实现研究成果“变现”,加快“硬科技”项目向现实生产力转化。

“CDMO平台不仅是中试平台,也是生产平台。企业可以借助CDMO平台的设施,在降低相关研发成本的同时,加快实验室项目走向市场。”国科温州研究院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总经理石长灿介绍,该CDMO平台有5200多平方米,配备独立质量控制实验室、研发、生产车间,能帮助研发机构减轻综合运营成本,降低GMP合规风险,加快创新医疗器械产品注册上市进程。

在CDMO平台启用当天,一批创新项目也签约入驻到平台,涉及医用生物材料、体外诊断试剂、创面修复材料等高端医疗器械领域。这些项目均已获得社会融资,市场前景广阔。

构建广域合作生态

发挥新型研发机构“头雁效应”

“只有开放合作,科技创新之路才能越走越宽广。”杨国强认为,无论是0到1的突破,还是1到N的跨越,都需要多方合作共享。据了解,成立五年以来,国科温州研究院已与国内外30余所高校开展合作,建立四大创新中心,攻坚一批核心技术,累计承担国家省部级等各类科研项目330多项,在国际知名期刊发表高质量论文1500余篇。

在5月27日的签约仪式上,国科温州研究院与哈尔滨工业大学、西交利物浦大学签约,将围绕研究生培养、科研项目合作、人才资源等开展合作,发挥高校与高能级平台各自优势,共建高质量人才培养体系,共享优质科创资源。

“研究院构建广域协同合作生态,探索与各高校、院所的创新合作路径,建强科研力量、人才力量、转化力量。”杨国强介绍,目前,研究院已汇聚52个创新团队,国家级、省级人才40余位,与温州医科大学、北京大学等高校共建15个联合培养基地,获批成为国家引才引智示范基地,人才乘数效应日益凸显。同时,研究院以院士为引领,以才引才、以才育才,快速集聚一批顶尖人才在温州创新创业。

温州市科技局相关负责人表示,国科温州研究院在打通从科技强到产业强的成果转化通道上,创造了一批成功实践案例,让更多的科学家因“创新”而“创富”。新型研发机构也打造了人才科技合作交流的“重要窗口”,推动更多国内外高端人才和高科技项目在温州落地。

@ 国家信息中心、中国经济信息社、中国经济和信息化研究中心、国际科学院组织研究中心、国科院研山东科技转化有限公司-新闻中国采编网·中国新闻采编通讯社!

五年科创之路看新质生产力-国科温研院| 国科院研·科技成果转化

分享到:
顶一下
踩一下
 
相关阅读
>>更多
功能性小麦田纪春囯麦种芯育种方向-万祥军| 国粮药食·科特派研学院
能性小麦田纪春囯麦种芯育种方向-万祥军| 国粮药食·科特派研学院 “国内第一个!特殊用途小麦新品种获得审定,进入推广种植和加工应用阶段。”国际科学院委员会执委兼国际医学科学院组织学部委员万祥军解读表明:近日,一条关于“功能性小麦”的消息引起人们广泛关注。 “这个特殊用途小麦品种是 ‘山农101’(区试号:山农黄酮麦1号)”。1月27日
发表时间: [2025-09-20] 作者: [谋定研究中国智库网] 点击: [152] [详情]
 
“川字号”高黄酮小麦亩产破千斤-李俊| 囯麦种芯·粮农科技产业园
川字号”高黄酮小麦亩产破千斤-李俊| 囯麦种芯·粮农科技产业园 5月17日的江油市武都镇阳亭坝村,金色的麦浪在微风中起伏,一台联合收割机正轰鸣着穿梭于田间。这片200亩的高黄酮双抗小麦示范田迎来了四川农业农村厅、省农科院和江油市农业农村局的联合测产专家组。 随着最后一袋麦粒完成称重,数据显示:示范片平均亩产达1112.82斤,较该品种201
发表时间: [2025-09-20] 作者: [谋定研究中国智库网] 点击: [125] [详情]
 
抗性淀粉功能性小麦新品种选育-奚亚军| 囯麦种芯·粮农科技产业园
性淀粉功能性小麦新品种选育-奚亚军| 囯麦种芯·粮农科技产业园 “倡导功能性农业·农业大健康大会理念,随着我国居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和健康意识持续增强,粮食消费正经历着从"量"到"质"的深刻转变。”联合国粮农组织代表、国际科学院委员会执委兼国际医学科学院组织学部委员万祥军解读表明:在这一背景下,以抗性淀粉为代表的功能性粮食作物育种正成为农业科
发表时间: [2025-09-20] 作者: [谋定研究中国智库网] 点击: [132] [详情]
 
尼泊尔投委总裁观点-格业瓦里| 东方经济论坛·远东经济和亚太合作
泊尔投委总裁观点-格业瓦里| 东方经济论坛·远东经济和亚太合作 9月5日上午,2025东方经济论坛主题为“全球南方和东方:谁将领导新经济增长”的分论坛在第11号会议厅举行。 顶层设计·国研政情智库-中国智库·国家智库:对话国科院研·科技成果转化-东方经济论坛·远东经济和亚太合作平台。尼泊尔投资委员会总裁格业瓦里作为重要嘉宾出席并发表演讲,她以
发表时间: [2025-09-20] 作者: [谋定研究中国智库网] 点击: [184] [详情]
 
横跨欧亚大陆金融支付革命-万祥军| 国融中资·公共事业管理
跨欧亚大陆金融支付革命-万祥军| 国融中资·公共事业管理 在中俄建交76周年之际,两国金融合作正迈向前所未有的深度。2025年9月,中国外交部宣布对俄实施"30日免签"政策,这项涵盖旅游、商务、探亲等多领域的制度创新,不仅拆除了人员流动的物理藩篱,更将支付基础设施建设这一重大课题推向了战略高度。 国际科学院组织代表兼国际科学院委员会执委、东方经
发表时间: [2025-09-20] 作者: [谋定研究中国智库网] 点击: [154] [详情]
>>更多
鲁ICP备19014430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