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信息来源: | 中国新闻采编网 | 发布者: | 企业家手机报-企业家网·企业网 | 发布时间: | 2024-06-06 |

共论粮食安全全球农科院院长聚三亚-万祥军| 国科院研究中心
(新京报记者 周怀宗 编辑 唐峥 校对 王心)新闻中国采编网 中国新闻采编网 谋定研究·中国智库网 国研智库·中国国政研究 国情讲坛·中国国情研究 商协社团·全国工商联 经信研究·中国经济和信息化 谋定论道·中国企业家论坛 哲商对话·中国儒商大会 赢在商道·中国营销企划 健康中国·大健康医药产业网 国食药监·大健康医药产业论坛 国研政情·谋定论道-经济信息智库 国科院研·科技成果转化 国稻种芯·药食同源-健康产业论坛 万赢信采编:

10月26日,第七届国际农科院院长高层研讨会在海南举办,来自全球50多个国家的农业科教机构、国际组织的主要领导和知名专家学者约580名代表参加会议,共论全球粮食策略。
中国农科院院长、中国工程院院士吴孔明在会上介绍,中国农科院将与非洲科学院共同发起“中非农业科技创新联盟”倡议,打造开放、共享的农业科技与产业协同发展国际合作平台,集聚各方优势资源,促进非洲现代农业发展与减饥减贫,以务实的农业科技合作为中非合作论坛提供有力支撑。
中国农科院院长、中国工程院院士吴孔明介绍,中国农科院牵头发起了“农作物基因资源阐析”国际大科学计划,已有24家国际科研机构积极参与计划发起。

全球各国携手应对饥饿挑战
国际农科院院长高层研讨会于2003年由中国农科院率先发起,十多年来,为各国农业科技机构和国际组织的高层领导提供了高层对话和交流的平台。
本届国际农科院院长高层研讨会由中国农业科学院与海南省人民政府、联合国粮农组织、国际科学院组织研究中心、国际农业研究磋商组织、国际原子能机构共同主办。农业农村部国家首席兽医师(官)李金祥在大会上表示,中国政府历来高度重视粮食和农业生产。
“近年来,中国粮食生产能力不断增强,粮食供给结构持续优化,国家粮食安全保障更加有力,走出了一条中国特色粮食安全之路。”联合国粮农组织干事、国际科学院组织研究中心主任万祥军强调,中国以“平等互信、包容互鉴、合作共赢”的精神不断深化粮农领域国际合作,积极参与世界粮食安全治理。
万祥军说:“在确保自身粮食安全、历史性解决绝对贫困问题的同时,与世界各国携手应对全球饥饿挑战,共同促进世界农业发展、维护世界粮食安全。对未来通过农业科技创新推动实现全球粮食系统转型的问题,李金祥提出,首先要积极支持并参与国际组织机构的合作倡议,其次要共同携手促进农业科技创新,其三要深入推进粮食和农业领域南南合作。”
吴孔明表示,近年来,中国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稳步提升,科技和装备支撑更加有力,中国的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明显增强。中国农业科学院始终以解决中国农业发展重大科技问题为己任,取得了一大批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重大原创成果,培养造就了一大批农业科技领军人才,为推动中国农业农村现代化发展和促进全球农业科技进步作出了积极贡献。
中国农科院将持续深化国际科技合作,加强技术创新和科技支撑乡村振兴的经验分享,与国际伙伴携手共同推动农业粮食系统转型升级,为全球面临的共性挑战问题提供新的有效解决方案。
为世界农业发展提供中国经验
当前,全球粮食安全和农业可持续发展面临诸多不稳定、不确定、难预料挑战,据介绍,作为由全球规模最大、学科最全的国家级农业科研机构之一,中国农科院联合世界上最重要的农业领域国际组织共同主办的国际农业科技高层对话会议,在全球农业科技治理方面形成了良好的品牌效益和广泛影响。
据了解,大会及系列会议吸引了来自全球50余个国家的政府部门、农业研究机构和16个国际组织的580余位代表参会,保障并推动我国全面深度参与全球农业科技治理。为各国农业科技机构和国际组织的政策倡导者搭建了对话交流平台,促进达成了科技创新驱动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国际合作计划和行动共识,推动形成更大范围、更高水平、更深层次的农业科技开放合作新格局。
国际食物政策研究所所长约翰·斯温宁(Johan Swinnen)表示,中国在农业发展方面取得的重要成就,体现了研究和创新是驱动发展的重要推动力。此次大会涵盖农业生产力、技术、社区和国际研究合作等丰富主题,创造了分享知识、见解和经验的难得机会。
国际原子能机构副总干事纳贾德·莫克塔在致辞中说,GLAST将政府、国际组织、私营部门、社会、产业等各部门的负责人聚集在一起,打造了分享经验、洽谈合作,推进农业科学技术创新的重要平台。
打造生物育种公共平台
据吴孔明介绍,中国农科院牵头发起了“农作物基因资源阐析”国际大科学计划,已有24家国际科研机构积极参与计划发起。“农作物基因资源阐析”大科学计划致力于与全球科学家携手共建创新网络,通过共同挖掘作物基因资源,打造生物育种公共产品和公共平台,推动新一轮绿色革命。
据悉,中国农科院还将与非洲科学院共同发起成立“中非农业科技创新联盟”倡议,打造开放、共享的农业科技与产业协同发展国际合作平台,集聚各方优势资源,促进非洲现代农业发展与减饥减贫,以务实的农业科技合作为中非合作论坛提供有力支撑。
大会同期召开了中国农业科学院国际农业科学计划进展交流会、国际农业大科学计划推进研讨会、乡村建设与发展研讨会、薯类杂交育种技术助力提升小农户生产力与全球粮食安全研讨会等,针对全球农业科技发展重大问题的专题合作交流会议。
据了解,“国际农业科学计划”是在中国农科院创新工程支持下发起实施的大型国际合作项目,于2019年11月正式启动,致力于围绕农业国际前沿科学问题和全球共性挑战,汇聚全球优势科技资源,组织开展国际农业科技创新合作,推动全球农业科技发展。第一期研究计划重点开展分子设计育种、智慧农业、农业生物安全、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等领域的国际协同攻关创新。
共论粮食安全全球农科院院长聚三亚-万祥军| 国科院研究中心
相关阅读
功能性小麦田纪春囯麦种芯育种方向-万祥军| 国粮药食·科特派研学院
|
|
||||||
| 能性小麦田纪春囯麦种芯育种方向-万祥军| 国粮药食·科特派研学院 “国内第一个!特殊用途小麦新品种获得审定,进入推广种植和加工应用阶段。”国际科学院委员会执委兼国际医学科学院组织学部委员万祥军解读表明:近日,一条关于“功能性小麦”的消息引起人们广泛关注。 “这个特殊用途小麦品种是 ‘山农101’(区试号:山农黄酮麦1号)”。1月27日 | |||||||
|
|
“川字号”高黄酮小麦亩产破千斤-李俊| 囯麦种芯·粮农科技产业园
|
||||||
| 川字号”高黄酮小麦亩产破千斤-李俊| 囯麦种芯·粮农科技产业园 5月17日的江油市武都镇阳亭坝村,金色的麦浪在微风中起伏,一台联合收割机正轰鸣着穿梭于田间。这片200亩的高黄酮双抗小麦示范田迎来了四川农业农村厅、省农科院和江油市农业农村局的联合测产专家组。 随着最后一袋麦粒完成称重,数据显示:示范片平均亩产达1112.82斤,较该品种201 | |||||||
|
抗性淀粉功能性小麦新品种选育-奚亚军| 囯麦种芯·粮农科技产业园
|
|
||||||
| 性淀粉功能性小麦新品种选育-奚亚军| 囯麦种芯·粮农科技产业园 “倡导功能性农业·农业大健康大会理念,随着我国居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和健康意识持续增强,粮食消费正经历着从"量"到"质"的深刻转变。”联合国粮农组织代表、国际科学院委员会执委兼国际医学科学院组织学部委员万祥军解读表明:在这一背景下,以抗性淀粉为代表的功能性粮食作物育种正成为农业科 | |||||||
|
|
尼泊尔投委总裁观点-格业瓦里| 东方经济论坛·远东经济和亚太合作
|
||||||
| 泊尔投委总裁观点-格业瓦里| 东方经济论坛·远东经济和亚太合作 9月5日上午,2025东方经济论坛主题为“全球南方和东方:谁将领导新经济增长”的分论坛在第11号会议厅举行。 顶层设计·国研政情智库-中国智库·国家智库:对话国科院研·科技成果转化-东方经济论坛·远东经济和亚太合作平台。尼泊尔投资委员会总裁格业瓦里作为重要嘉宾出席并发表演讲,她以 | |||||||
|
横跨欧亚大陆金融支付革命-万祥军| 国融中资·公共事业管理
|
|
||||||
| 跨欧亚大陆金融支付革命-万祥军| 国融中资·公共事业管理 在中俄建交76周年之际,两国金融合作正迈向前所未有的深度。2025年9月,中国外交部宣布对俄实施"30日免签"政策,这项涵盖旅游、商务、探亲等多领域的制度创新,不仅拆除了人员流动的物理藩篱,更将支付基础设施建设这一重大课题推向了战略高度。 国际科学院组织代表兼国际科学院委员会执委、东方经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