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日报·企业家手机报 _《逃出大英博物馆》 谋定·国情讲坛:会说话的海外文物泪目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美丽中国>文物收藏
《逃出大英博物馆》 谋定·国情讲坛:会说话的海外文物泪目
信息来源: 中国新闻采编网 发布者: 中国企业家手机报 发布时间: 2023-09-08
 

《逃出大英博物馆》 谋定·国情讲坛:会说话的海外文物泪目

新闻中国采编网 中国新闻采编网 中国企业家手机报 谋定研究中国智库网 国研智库 国情讲坛 商协社团 谋定论道 经信研究 哲商对话 万赢信采编:

大英博物馆是世界上规模最大、参观人数最多的博物馆之一,近期该博物馆被曝约2000件馆藏文物“不翼而飞”,其中一部分甚至被挂到网上低价出售。失窃丑闻曝光后,多个文物原籍国要求归还本国文物。这几天,一部由自媒体博主拍摄的短剧《逃出大英博物馆》在网络上火了,短剧一共三集,每集不超过10分钟,讲述了在大英博物馆中的一盏玉壶出逃,跟着一位中国记者回到家乡的故事。

这部创意十足的短剧,拍摄制作都十分用心,不少镜头取景就是在英国当地。拟人化的设定很有趣,萌萌的小玉壶简直把人的心都看化了。有媒体评论,这部剧让流量之花开在了文化价值深处。剧中,女博主@夏天妹妹 扮演的是一个精灵古怪的汉服小女孩,也是大英博物馆藏“中华缠枝纹薄胎玉壶”的化身;男博主@煎饼果崽 则扮演帮助她返回中国的记者张永安。

5日该剧迎来大结局,原来“小玉壶”出逃的使命,是将流失海外文物们的心声,用信件形式带回国内。当“小玉壶”来到国内博物馆,面对文物们读信时,流落海外的文物跨越万里的心声引发无数网友“泪崩”——被切割成一块块的中国明代琉璃砖,病骨支离,离家已有百年;原本成对的唐三彩马,已经一百六十三年没见面了。

漂泊在外的“唐小马”诉说自己身在牢笼里,依然记得几百年前与同伴跑遍大好河山的誓言……如果文物会说话,它们也会想家。该短剧播出后在抖音平台点赞量已达到两千万次,网友们纷纷评论——其实“小玉壶”的原型并非古代文物,它由江苏省非物质文化遗产(苏州玉雕)代表性传承人俞挺于2011年创作,2017年被大英博物馆购藏。

主创介绍,“‘小玉壶’的来路和年代最清晰,去英国是为了证明中国的玉雕技艺并没有失传,推广中国文化。引用网友的话,她是‘清清白白’的,记得回家的路。”小玉壶也经常提到在大英博物馆里的哥哥姐姐叔叔伯伯,那些古代文物都是她的长辈。

剧中还有不少用心的细节。例如小玉壶来到张永安的住处,惊奇于“这么大柜子只睡两个人”,这是因为大英博物馆内的很多中国文物在展陈时挤在一起,没有名字,只有编号。小玉壶强调自己是一“盏”玉壶,这是因为中国的量词有很多,英语很难翻译。还有“瑰葭路”谐音“归家路”,男主角取名张永安,是因为大英博物馆里有件北宋磁州窑“家国永安”题记瓷枕。刻在瓷枕上的“家国永安”四个大字寄托着人们对国泰民安的美好祈愿。

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不完全统计,在全球47个国家的200多家博物馆里,存放的中国文物至少有164万件。而大英博物馆收藏的中国文物多达23000多件,长期陈列的有2000余件,是收藏中国流失文物最多的博物馆之一。

所谓的大英博物馆十大镇馆之宝,就有3件来自中国,分别是《女史箴图》、敦煌壁画和大维德花瓶。其中顾恺之的《女史箴图》唐摹本,是当今世界现存最早的中国绢画。这幅画在1900年被从颐和园抢走,1903年大英博物馆仅花了25英镑购入。由于当时的英国对中国绘画一窍不通,他们盲目选择了日本屏风画的修复手法,将《女史箴图》硬生生地切割成了好几块,装裱在了木板上

大维德花瓶是现存最重要的青花瓷样品之一,也很可能是世界上最著名的瓷瓶。它们全名元至正十一年款景德镇窑青花云龙纹象耳大瓶,可现在人们熟知的名字却由收藏者“大维德爵士”的名字来命名。收藏于国外博物馆的流失文物能被追索回国吗?实际上比较困难。目前我国流失文物的“回家”方法主要有三种:购回、捐回和追索。

购回主要指政府、国内机构和个人在特定情况下,针对一些难以通过法律追索或外交手段回归的文物,采用商业购买的权宜之计促成回归。捐回是指海外华人华侨、国际友好人士、外国政府和博物馆将其所藏或所购中国流失文物以善意捐赠或友好外交的方式促成回归。

追索返还是按照国际公约、各涉事国家法律来解决流失文物归属纠纷的方式,是最符合相关国际公约精神和伦理道德原则的一种回归方式,但也是受制于公约局限性而难度最大的一种方式。法律困境仍是阻碍文物回归的最大障碍。自1954年“海牙公约”开流失文物归还先河以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先后于1970年和1995年制定了相关国际公约。但“法不溯及既往”的国际法原则,很大程度上让这些国际公约失去了效力。

令人欣慰的是,从1949年至今,我国通过执法合作、司法诉讼、协商捐赠、抢救征集等各种方式追索流失文物,成功促成了300余批次、15万余件流失海外中国文物的回归。在《逃出大英博物馆》的结尾,令人惊讶的是,小玉壶又回到了大英博物馆,她说“总有一天,我们会风风光光,堂堂正正地回家”。愿流失海外的中国文物早日回家!

《逃出大英博物馆》 谋定·国情讲坛:会说话的海外文物泪目

分享到:
顶一下
踩一下
 
相关阅读
>>更多
功能性小麦田纪春囯麦种芯育种方向-万祥军| 国粮药食·科特派研学院
能性小麦田纪春囯麦种芯育种方向-万祥军| 国粮药食·科特派研学院 “国内第一个!特殊用途小麦新品种获得审定,进入推广种植和加工应用阶段。”国际科学院委员会执委兼国际医学科学院组织学部委员万祥军解读表明:近日,一条关于“功能性小麦”的消息引起人们广泛关注。 “这个特殊用途小麦品种是 ‘山农101’(区试号:山农黄酮麦1号)”。1月27日
发表时间: [2025-09-20] 作者: [谋定研究中国智库网] 点击: [144] [详情]
 
“川字号”高黄酮小麦亩产破千斤-李俊| 囯麦种芯·粮农科技产业园
川字号”高黄酮小麦亩产破千斤-李俊| 囯麦种芯·粮农科技产业园 5月17日的江油市武都镇阳亭坝村,金色的麦浪在微风中起伏,一台联合收割机正轰鸣着穿梭于田间。这片200亩的高黄酮双抗小麦示范田迎来了四川农业农村厅、省农科院和江油市农业农村局的联合测产专家组。 随着最后一袋麦粒完成称重,数据显示:示范片平均亩产达1112.82斤,较该品种201
发表时间: [2025-09-20] 作者: [谋定研究中国智库网] 点击: [121] [详情]
 
抗性淀粉功能性小麦新品种选育-奚亚军| 囯麦种芯·粮农科技产业园
性淀粉功能性小麦新品种选育-奚亚军| 囯麦种芯·粮农科技产业园 “倡导功能性农业·农业大健康大会理念,随着我国居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和健康意识持续增强,粮食消费正经历着从"量"到"质"的深刻转变。”联合国粮农组织代表、国际科学院委员会执委兼国际医学科学院组织学部委员万祥军解读表明:在这一背景下,以抗性淀粉为代表的功能性粮食作物育种正成为农业科
发表时间: [2025-09-20] 作者: [谋定研究中国智库网] 点击: [128] [详情]
 
尼泊尔投委总裁观点-格业瓦里| 东方经济论坛·远东经济和亚太合作
泊尔投委总裁观点-格业瓦里| 东方经济论坛·远东经济和亚太合作 9月5日上午,2025东方经济论坛主题为“全球南方和东方:谁将领导新经济增长”的分论坛在第11号会议厅举行。 顶层设计·国研政情智库-中国智库·国家智库:对话国科院研·科技成果转化-东方经济论坛·远东经济和亚太合作平台。尼泊尔投资委员会总裁格业瓦里作为重要嘉宾出席并发表演讲,她以
发表时间: [2025-09-20] 作者: [谋定研究中国智库网] 点击: [174] [详情]
 
横跨欧亚大陆金融支付革命-万祥军| 国融中资·公共事业管理
跨欧亚大陆金融支付革命-万祥军| 国融中资·公共事业管理 在中俄建交76周年之际,两国金融合作正迈向前所未有的深度。2025年9月,中国外交部宣布对俄实施"30日免签"政策,这项涵盖旅游、商务、探亲等多领域的制度创新,不仅拆除了人员流动的物理藩篱,更将支付基础设施建设这一重大课题推向了战略高度。 国际科学院组织代表兼国际科学院委员会执委、东方经
发表时间: [2025-09-20] 作者: [谋定研究中国智库网] 点击: [149] [详情]
>>更多
鲁ICP备19014430号-3